有关持的成语
带持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举纲持领 | 举:提出;纲:网的总绳;领:衣领。 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衣领一抖,衣服就顺了。比喻办事要抓住关键。 |
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
如持左券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
持之有故 |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 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
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鹬蚌相持 |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 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
持衡拥璇 | 比喻掌握国家政权。 | 《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放勋驰世,沉璧属子;重华握历,持衡拥璇。” |
持禄养身 | 禄:薪俸。 保住职位以养自身。形容庸碌无为。 |
《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
把持不定 |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但恐日后把持不定,为异端所惑,一时失足。” |
旷日持久 | 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 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
太阿倒持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
持疑不定 | 疑:疑虑。 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众人持疑不定,六郎亦闷闷不乐。” |
持鳌下酒 | 旧指文人嗜蟹嗜酒,逃避现实。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一手持蟹鳌,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 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
《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秉钧持轴 | 执政掌权。 | 明・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则夫不动声色而坐销天下之隐忧。 |
矜持不苟 | 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 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
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
持正不挠 | 挠:弯曲。 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
《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
刺虎持鹬 |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 《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
倒持泰阿 | 泰阿:宝剑名。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保盈持泰 |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 | 参见“保泰持盈”。 |
擐甲持戈 | ||
持盈守虚 | 盈:盛满;虚:谦虚。 指事业处于极盛时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
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宋・楼钥《攻愧集・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持刀执棍 | 拿着刀枪棍棒准备打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持刀执棍的逼勒。” |
持筹握算 | 原指筹划,后称管理财务。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妇持筹握算,日致丰盈,可弃仰成而已。” |
持正不阿 |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
老成持重 |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 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
元《宋史・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
持权合变 |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 | 清・梅曾亮《答朱丹木书》:“阁下前任剧邑,治悍民,不尚黄老;今官督粮道,乃尚黄老,此持权合变才也。” |
持满戒盈 | 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 三国・魏・曹操《善哉行》之三:“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
把素持斋 | 把:遵守。 斋:斋戒。 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餐松啖柏。” |
把持包办 | 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持的成语、带持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