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栉的成语

带栉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鳞萃比栉 犹言鳞次栉比。 夏仁虎《旧京琐记・城厢》:“前门左右旧有东西荷包巷,顾绣荷包诸肆,鳞萃比栉,朝流女士日往游观,巷外车马日甚。”
栉垢爬痒 去脏抓痒。喻清除邪恶。 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栉发耨苗 栉:梳理;耨:除草。
梳头发,除杂草。比喻事情利多害少。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圣人之用兵也,若栉发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栉次鳞比 房屋或船只,排列得又密又整齐,有如鱼鳞和梳齿一般。 元史・卷六十六・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盖以数百万计。
沐雨栉风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三国・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鳞次栉比 鳞次:像鱼鳞那样挨着。
栉比:像篦子齿那样并排着。
形容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的排列着。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明・陈贞慧《秋园杂佩・兰》:“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
句栉字比 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清・仇兆鳌《详注>序》:“求其归宿所在,又从而句栉字比之,庶几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句比字栉 见“句栉字比”。 清・钱谦益《宋子建和集>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栉风酾雨 见“栉风沐雨”。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都兴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栉风酾雨,始终戎幕。”
栉霜沐露 迎着霜,顶着露。形容奔波劳苦。 清・李渔《怜香伴・僦居》:“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
栉比鳞臻 见“栉比鳞次”。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唐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
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梳文栉字 谓训释文字。 清・曾国藩《朱慎甫遗书序》:“袭为一种破碎之学,辨物析名,梳文栉字,刺经典一二字,解说或至数千万言,繁称杂引,游衍而不得所归。”
栉比鳞次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 《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不栉进士 栉:梳头。
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唐・朱揆《谐噱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风栉雨沐 栉:梳子、篦子等梳头发的用具;沐:沐浴、洗。
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
《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栉比鳞差 见“栉比鳞次”。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迩来林栖谷隐,栉比鳞差。”
丝纷栉比 栉:梳篦;栉比:像梳齿排列。
像丝一样纷繁,像梳齿一样排列。形容纷繁罗列。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轶事,猥琐赘余,丝纷栉比,一经奇见而色飞,偶尔艳聆而绝倒。”
栉沐风雨 同“栉风沐雨”。 五代十国・后晋・沈昫《旧唐书・宣宗纪》:“况将士等栉沐风雨,暴露郊原,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栉的成语、带栉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