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故的成语

带故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7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依然如故 故:过去的。
仍旧像从前一样。比喻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唐・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安常习故 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
习惯于成规。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履常蹈故 指因袭保守,不求建树。 《后汉书・仲长统传》: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箻谨慎,循常习故者。
俭故能广 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故态复作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喜新厌故 见“喜新厌旧”。 《清史稿・王茂荫传》:“今行大钱,颇见便利,盖喜新厌故,人情一概。”
袭人故伎 袭:因袭,套用。
沿用别人使用过的伎俩。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大海不拒绝任何流入它的水,所以能如此深广。比喻积少成多,能容纳就会深广,或指不可小看别人。与“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义同。 管子:“管子曰:『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借故敲诈 借:假托;故:借口。
找借口敲诈、勒索别人的钱财。
平白无故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
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故步自封 故:过时的;旧:故步。
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
清・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袭凡蹈故 袭:因袭;蹈:蹈袭。
因袭俗套,循蹈旧轨。
明・方孝孺《与舒君书》:“世人或不察其立辞之说,而徒取其所谓袭凡蹈故,缀缉成篇者。”
故出人罪 故:故意;出:越出标准。
指判案不合理,或重罪轻罚,或轻罪重罚。
故:故意;出:越出标准。指判案不合理,或重罪轻罚,或轻罪重罚。
丹心如故 丹心:忠心。
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
革故立新 见“革故鼎新”。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是一个励精图治,革故立新的单于。”
人情世故 世故:处世的经验。
指为人处世的习惯、道理。
明・杨基《闻禅》诗:“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知新温故
深情故剑 故剑:比喻结发之妻。
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迎新送故 见“迎新送旧”。 唐・元镇《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曷若且仍其旧。”
送故迎新 旧指欢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来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来。 东汉・班固《汉书・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
百思不得其故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故:原因。
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找到其原因。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鸡不代伏,又何以传种至今也。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故人之意 故人:旧友。
指老朋友的情意。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推亡故存 推倒乱亡之国,巩固已存之邦。 《尚书・汤誓》: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无故呻吟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推辞,拒绝。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玩故习常 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岂群臣乐于负陛下哉!特玩故习常,势流于此而不自知也。”
蹈故习常 见“蹈常习故”。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容忍?”
故宫禾黍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诗经・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涤故更新 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譬之昨死而今生,须从此涤故更新;再一馁,则不可为矣。”
故我依然 故我:旧日的我。
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说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也无味的很。”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故的成语、带故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