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úntūnzǎo

囫囵吞枣

共找到成语 "囫囵吞枣" 以下近义词: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不求甚解 甚:很;解:了解;理解。
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宋・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唐・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生搬硬套 生:生硬。
指不从实际出发;生硬地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
《山村新人》:“我们反对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作风。”
死记硬背 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叶圣陶《我呼吁》:“你们要招收的决不是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缺乏独立思考和丰富的想象’的学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囫囵吞枣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囫囵吞枣的意思解释

词语: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
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要了解更多,可以查看【囫囵吞枣的意思】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