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
共找到成语 "不耻下问" 以下近义词: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不矜不伐 |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 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
《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
谦虚谨慎 |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
《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功成不居 | 居:承当,占有。 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
先秦・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闻过则喜 |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
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虚怀若谷 |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
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不媿下学 | 犹言不耻下问。 | 《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
移樽就教 |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
不愧下学 | 愧:惭愧。 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 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不耻下问的近义词、同义词、相近词、替代词等,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