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以偿
共找到成语 "如愿以偿" 以下反义词:
反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三国・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
一枕黄粱 |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
得陇望蜀 |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 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
《东观汉记・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适得其反 |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
壮志未酬 | 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 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 |
唐・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
得寸进尺 | 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
走投无路 | 无路可走(投:投奔)。 指陷入绝境。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
适居其反 | 见“适得其反”。 | 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这都是大错特错,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 |
壮志难酬 | 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 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 |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他端的忠直慷概,壮志难酬。”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如愿以偿的反义词、对立词、相反词以及如愿以偿的反义表达等,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