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àizhìrénkǒu

脍炙人口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复杂式

感情

褒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注音 ㄎㄨㄞˋ ㄓˋ ㄖㄣˊ ㄎㄡˇ

繁体 膾炙人口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交口称誉,爱不释手,口碑载道,喜闻乐见,百听不厌

反义词 鲜为人知,平淡无味

意思解释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
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闻一多《歌与诗》)

正音: “脍”,读作“kuài”,不能读作“huì”;“炙”,读作“zhì”,不能读作“jiǔ”。

辨形: “脍”,不能写作“烩”;“炙”,不能写作“灸”。

辨析: “脍炙人口”和“喜闻乐见”;都有(文艺作品)被人喜爱;受到人们称赞的意思。不同在于“脍炙人口”含义广;除了含有人们普遍传诵意思外;还可指受人喜爱的肉菜;“喜闻乐见”只表示“受人喜爱”;语义比“脍炙人口”窄。

英语: enjoy great popularity

俄语: приходиться всем по вкусутся

日语: 人口(じんこう)にかいしゃする

德语: allgemeine Anerkennung finden(sich groβer Beliebtheit erfreuen)

法语: être l'objet de l'admiration générale

谜语: 拿筷子吃饭 (谜底:脍炙人口)

详细解释

【释义】

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人间美味,“脍炙人口”指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或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语出唐・林嵩〈周朴诗集序〉。后亦用“脍炙人口”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

【典源】

唐・林嵩〈周朴诗集序〉(据《全唐文・卷八二九・林嵩》引)

干符七年,[1][2]。悲夫!先生名[3],字见素。生于[4],而长于[5],与[6]、[7]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

注解

[1]闽城:地名。地约当今福建省福州市。

[2]殒贼:被贼所杀。指周朴遇黄巢之乱,于闽城遇害身亡。

[3]朴:周朴(?∼公元878),字见素,唐朝时人。工为诗,隐居嵩山,无功名之念。后避居福州,黄巢陷闽,欲用朴,朴不从,遂为黄巢所杀。朴为诗极尽雕琢,当时诗家称“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4]钓台:山名。地约当在今福建省闽侯县南。

[5]瓯、闽:地名。瓯,地约当今浙江省永嘉县。闽,地约当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频:即李频,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睦州寿昌人,累迁至都官员外郎,僖宗时为建州刺史。

[7]方处士干:即处士方干,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字雄飞,睦州清溪人。其诗作清润小巧,为人有清才,隐居镜湖,日以诗酒自娱。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典故】

唐僖宗干符年间,周朴因遇黄巢之乱,不屈从黄巢而被杀。朴死后,僧人楼浩搜其诗百篇,编成《周朴诗集》二卷。唐人林嵩为《周朴诗集》写了一篇序文,文中说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纵心灵于山林宇宙之中,视富贵如浮云。与当时的建州刺史李频、处士方干结为诗友,其间往来之诗作,都是“脍炙人口”,为人所称美传诵的好作品。文中“脍炙人口”原用于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后则亦用来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

【书证】

  • 01.唐・林嵩〈周朴诗集序〉:“先生名朴,字见素。生于钓台,而长于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源)
  • 02.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又『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皆脍炙人口。”
  • 03.宋・杨亿〈西昆酬唱集序〉:“时今紫微钱君希圣、秘阁刘君子仪并负懿文,尤精雅道,雕章丽句,脍炙人口。”
  • 04.《朱子语类・卷一○九・朱子・论取士》:“不知时文之弊已极,虽乡举又何尝有好文字脍炙人口?”
  • 05.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非特意语天出,尤工于用字,故卓然为一代冠,而历世千百,脍炙人口。”
  • 06.《宣和书谱・卷一○・行书四・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 07.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此词脍炙人口,盛传于世。”
  • 08.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乔景叔世宁己酉岁以楚藩参入贺万寿,余时见之,短而髯,温然长者也。所有行卷,仅百余篇耳,颇脍炙人口。”
  • 09.《花月痕》第一回:“不想寻常歌伎中,转有窥其风格倾慕之者,怜其沦落系恋之者!一夕之盟,终身不改,幸而为比翼之鹣,诏于朝,荣于室,盘根错节,脍炙人口。”
  • 10.清・吴乔〈答万季埜诗问〉:“姑言其浅处。如少陵〈黑鹰〉、曹唐〈病马〉,其中有人;袁凯〈白燕〉诗,脍炙人口,其中无人,谁不可作?画也,非诗也。”

【用法】

语义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

类别用在“广受欢迎”的表述上。

例句

桌上摆满了脍炙人口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这家的小笼汤包脍炙人口,许多人慕名而来,天天高朋满座。

语义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褒义。

类别用在“广受欢迎”的表述上。

例句

李白〈静夜思〉一诗脍炙人口,几乎人人会背。

谈到武侠小说,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金庸的作品。

凡一代文学作品,有脍炙人口者,亦有默默无闻者。

语义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褒义。

类别用在“广受欢迎”的表述上。

例句

〈阳明春晓〉是首脍炙人口的国乐曲子。

一年一度的阿里山樱花季,素来脍炙人口

这部电影必定有其特色,否则为何能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辨识】

形音炙,音zhì,指烧烤的肉。不可写作“灸”。

造句示例

  • 他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 唐代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赞美黄鹤楼。
  • 正宗新疆羊肉串,脍炙人口,香溢四方。
  • 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爱情名言。
  • 一代代学子都被要求背诵鲁迅脍炙人口的作品和词句。
  • 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引用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典故。
  • 这种语言艺术的魅力使其小品脍炙人口,魅力无穷。
  • 脍炙人口的传统京剧《白蛇传》讲的是源自明朝的故事。
  • 它是意大利文学童话故事中最负盛名和脍炙人口的著作。
  • 有多少凄美的故事,都演绎成了人间的脍炙人口的佳话。
  • 尽管这句老话脍炙人口,但新研究发现,它已经不再有分量。
  • 然而近来的研究发现他创作这部脍炙人口小说时的真实故事。
  • 他留下最脍炙人口小品有:《云雀飞翔》和《绿袖子幻想曲》。
  • 《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语脍炙人口。
  • 特制咖啡、奶茶,与众不同,口味绝佳,必会令您脍炙人口,回味无穷。
  • 以牛肉丸、猪肉丸、鱼丸“三丸”和蚝烙等为代表的风味食品,脍炙人口。
  • 在创意主导下,借力使力,制造热门话题,让品牌更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 虽然他的写作生涯只有15年,然而他却写出了100多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 《松花江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张寒晖作于1936年。
  • 可惜的是仅有少数的品牌拥有脍炙人口的口号而绝大多数品牌甚至不用口号。
  • 他的别太残忍、猎犬、温柔地爱我、大家动起来和监狱摇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 每次阅读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时,都能使我置身于春之雅境,感受到春景的美妙。
  • 歌曲旋律很优美、流畅,歌中描述的意境让人感觉非常好,非常动人,歌词脍炙人口。
  • 说实在的,“知己知彼”很可能是《孙子兵法》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也最常被引用。
  • 这些旅游地质路线具有引人入胜的地质景观、寓教于游的科学内涵和脍炙人口的文化底蕴。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脍炙人口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给」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