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míngshì

盗名欺世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贬义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dào míng qī shì

注音 ㄉㄠˋ ㄇㄧㄥˊ ㄑㄧ ㄕˋ

繁体 盜名欺世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盗名窃誉,弄虚作假,欺世盗名

反义词 实事求是

意思解释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出处: 荀况《荀子・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 他冒用别人的著作作为评级提薪的资本,这种盗名欺世的卑劣做法,使他的声誉扫地。盗名欺世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即“欺世盗名”。见“欺世盗名”条。【典故】此处所列为“欺世盗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欺世盗名”系由“欺世”及“盗名”二语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韩非子・诡使》。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

英语: hoodwink world public opinion by calling black white

详细解释

【释义】

即“欺世盗名”。见“欺世盗名”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欺世盗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欺世盗名”系由“欺世”及“盗名”二语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韩非子・诡使》。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把满腔壮志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在〈诡使〉篇中韩非认为,君主掌握法度,是为了要拥有生杀的权柄,然而现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却不得进见;而言语巧诈,行为奸轨,侥幸得以偷欺于世的人,反而能够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盗名”则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认为:富贵是人性所爱,贫贱是人性所恶,如果有人厌恶富贵,喜爱贫贱,这是违反人性,用来盗取声望的作法。这两个典源,一见“偷世”,一见“盗名”,后来被合用演变成“欺世盗名”,用来比喻欺骗世人,盗取名誉。

【书证】

  • 01.宋・郑刚中〈论治道人材疏〉:“至若倚忠为奸,盗名欺世,无能为而可以害吾之有为,托能言而有以摇吾之国是者,兹又人君之所当去也。”
  • 02.《野叟曝言》第六四回:“弟亦非重视阿堵,而盗名欺世,实有所难;但人命事大,惟有将先生此举,焚香告天,默表此心。”

造句示例

  • 但如果他仍然盗名欺世,茨万吉拉伊就应该。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盗名欺世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邕」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