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óngxīnsuǒ

从心所欲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cóng xīn suǒ yù

注音 ㄘㄨㄥˊ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ㄩˋ

繁体 從心所欲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称心如意,随心所欲,如愿以偿

反义词 事与愿违,身不由己

意思解释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

例子: 从此可以高枕而卧,从心所欲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 进步文化的遭难》)

英语: do as one pleases(follow one's own inclination)

详细解释

【释义】

即“随心所欲”。见“随心所欲”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随心所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随心所欲”原作“从心所欲”,见于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一书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记述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自相问答的言语,由孔门后学记录而成,为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养进程,他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自立于社会而有所成就,四十岁时能明了事理而无所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运行的自然法则,六十岁时能聆听并了解他人话中的真义,七十岁时则能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会逾越法度。”由孔子这段话可以得知,当人修养到极致,万事万物的道理了然于胸,自身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运行的法则,而不会有所违逆。可知“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终目标。“随心所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完全顺随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后来在使用这句成语时,有时会转用于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负面表述。

【书证】

  • 01.《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源)
  • 02.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为人只恐身无艺,暂时间未从心所欲。金埋土,也须会离土。”

造句示例

  •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这种自由,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无限的从心所欲寓于有限的生活空间。
  • 一方兴起,一方衰落,似乎想要暗示只有遵从真正的道德时才能从心所欲。
  • 儒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和谐之境域,即真善美合一圆成之境。
  • 虽然身处逆境,但佛罗伦斯从心所欲,因而创建了现代护理制度,并毫不懈怠地致力于改善医院的卫生状况。
  • 最后,作者指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不是随意的创造,还必须坚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原则。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它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观点中: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道家提倡的是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从心所欲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