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zhìhòu

跋前踬后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bá qián zhì hòu

注音 ㄅㄚˊ ㄑㄧㄢˊ ㄓˋ ㄏㄡˋ

繁体 跋前躓後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左右为难,不上不下,羝羊触藩,动辄得咎,跋胡疐尾,跋前疐后

意思解释

跋:踩;踬:被绊倒。
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唐・韩愈《昌黎集・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例子: 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踬后,日不聊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

英语: nonplus(be caught in a dilemma; encounter obstacles ahead and behind)

详细解释

【释义①】

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见“跋胡疐尾”条。《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释义②】

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见“跋胡疐尾”条。《唐・韩愈〈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跋前踬后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