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误的成语
带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宋・苏轼《东坡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
自误误人 | 第一个误:错误;第二个误:耽误。 形容不但自己错了,还因这一错误,妨害了他人。 |
宋・朱熹《答许顺之》:太抵本领不是,只管妄作,自误误人,深为可惧耳。 |
误作非为 | 犹言胡作非为。 | 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系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 |
误入歧途 |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 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可日渐精进,不致误入歧途。” |
蹉跎自误 |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 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长兄年力鼎盛,万不可蹉跎自误 。” |
因循误事 | 因循:沿袭。 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
清・钱泳《履园丛话・围田》:而同圩有贫富之不等,有公私之相吝,而一人为之阻隔,以致因循误事。 |
谬误百出 | 谬误:错误;百出:很多。 形容说话或写作漏洞或错误很多。 |
|
误打误撞 | 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 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牧羊关]板筑的商傅说,钓鱼儿姜吕望,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这梦先应先知,臣则是误打误撞。” |
一误再误 | 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 元《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
误落风尘 | 误:不是有意的;风尘:娼妓生活。 指被迫从事娼妓生活。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可僯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
因循坐误 | 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 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
曾朴《孽海花》第24回:“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 |
误国殃民 |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 |
东差西误 |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
误杀好人 | 好人:品德好、行为端的人。 过失地杀掉品行好的人。 |
|
误付洪乔 | 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 |
专权误国 | 专权:独断行事。 指坏人独揽大权,贻误国家。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此指严嵩、严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闻其专权误国……朕当即为处分,卿不可外泄于人。” |
误人子弟 | 指误导别人的孩子,亦用来讥讽不称职的老师。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9回:“先生犯了这样小错,就要打手心,那终日旷功误人子弟的,岂不都要打杀么?” |
临期失误 | 临:及,到。 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指不守诺言。 |
《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却乃连日酗酣,临期失误,使百辟仓皇骇愕以失色。” |
诛故贳误 | 谓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 汉・王充《论衡・答佞》:“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 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
因循贻误 | 因循:沿袭。 沿袭旧的一套,使错误也沿袭下去,以至受害。 |
清・林则徐《筹议新漕事宜折》:臣等分饬司道次第妥办,以期渐复旧规,断不敢稍任因循贻误。 |
欺君误国 | 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 明・陆采《明珠记・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
误入迷途 | 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 | |
磨刀不误砍柴工 |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 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九章:“你先想想,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
洪乔之误 | ||
误国害民 | 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4回:“张俊身为大将,不思报效,专权乱政,误国害民。” |
贻误军机 | 贻:贻害。 耽误了作战大事。 |
《清史稿・高家本纪三》:“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以额附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褫爵禁锢。” |
不误农时 | 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不误农时,不荒地,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 |
误国殄民 | 殄:灭绝。 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 |
手民之误 | 手民,以手艺为业的人,原指木匠,后多称印刷排字的工人。指报刊书籍因排字工人的疏忽,造成文句错误。 | 汪昉两当轩集序:“亟为鸠工,集手民于厅事。”鸠工,纠集工人。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误的成语、带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