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米的成语
带米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画沙聚米 | 在沙上画地图,聚米为山谷,指画军事形势,运筹决策。 | 清・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
聚米为山 |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 《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须弥黍米 |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米粒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法王自在,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 |
生米做成熟饭 |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 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
聚米为谷 | 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偷鸡不着蚀把米 |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
水米不粘牙 | 没喝水也没吃饭。形容病重不能进食。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则俺那姐姐害,那生呵!二三日来水米不粘牙。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拿。 |
柴米夫妻 | 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
太仓稊米 |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比喻非常渺小。 |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
薪桂米金 | 薪:柴草;桂:木名。 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粮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极度贫苦。 |
宋・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
等米下锅 |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
买米下锅 |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
鱼米之乡 | 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 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
薪桂米珠 | 薪:柴草。 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米珠薪桂 |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
数米而炊 | 炊:烧火做饭。 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
战国・庄子《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
生米煮成熟饭 |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他老人家也赖不到那里去了。” |
舐糠及米 | 舐:用舌头舔东西。 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里语有之,‘舐糠及米。’”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米烂成仓 | 仓:粮仓。 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形容家中十分富有。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 |
以戈舂米 | 戈:兵器;舂:捣米。 拿戈去捣米。比喻使用工具不当,劳而无功。 |
《荀子・劝学》:不道理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飧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桂薪珠米 | 见“米珠薪桂”。 | |
粒米束薪 | 粮柴少得可怜。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
粒米狼戾 |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 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
十米九糠 | 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
山川米聚 | 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语本《后汉书 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扞援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
无米之炊 | 炊:做饭。 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 |
清・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虽以尊阃贤能,能为无米之炊,而剜肉补疮,将火炙穴。” |
灌米汤 | 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连日统领见了他,着实灌米汤;他亦顺水推船,一天到晚,制造了无数的高帽子给统领戴。” |
生米作成熟饭 |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
鱼米乡 |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 《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米的成语、带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