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璧的成语
带璧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5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完璧归赵 | 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
珠璧联辉 | 同“珠璧交辉”。 | 元・王结《偶感》诗:“凤麟呈瑞吾何与,珠璧联辉世岂多。” |
珠流璧转 | 喻时光之流逝。 | |
原璧归赵 |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
视如拱璧 | 拱璧:用双手合抱的大璧,比喻珍品。 看做两手合抱的碧玉。比喻十分珍贵。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始纳婢,经年余,生一子,视如拱璧,名之珠儿。” |
匹夫怀璧 | 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
连璧贲临 | 贲临:光临。 旧时的客套话,指两个客人同时到来。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访临类》:谢二客同至者,连璧贲临。 |
怀璧为罪 | 璧:宝玉。 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
合璧连珠 | ||
珠璧相映 | 比喻众美毕集,完满无缺。宋刘克庄《丁元有墓志铭》: “君兄弟竞爽,珠璧相映,人谓如荀氏八龙也。 ” 参见:○珠联璧合。 |
|
断璧残璋 | 璧: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像半个圭的玉器。 残缺不全的璋璧。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
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璧残璋裹绛纱。” |
静影沉璧 | 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 |
全璧归赵 | 同“完璧归赵”。 | 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
还珠返璧 | 宝物失而复得。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 |
白璧无瑕 |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 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
尺璧寸阴 |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 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遗珠弃璧 | 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 宋・陆游《〈曾裘父诗集〉序》:“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盖不止此,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
中外合璧 | 中西合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
残圭断璧 | 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 宋・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
珠投璧抵 | 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 | 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 |
零圭断璧 | 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 宋・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词:“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
璧合珠连 |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唐・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
镜圆璧合 | 比喻圆满。 |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72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 |
璧坐玑驰 | 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 | |
鹿皮苍璧 | 形容本末不相称。 | 《汉书・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
断珪缺璧 | 见“断圭碎璧”。 | 清・叶廷琯《吹网录・二础云麾碑》:“余近得拓本,字虽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断珪缺璧,弥见珍奇。” |
断缣零璧 |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 叶景葵《〈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 |
视同拱璧 | 看作两手合抱的璧玉。比喻十分珍贵。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4回:“求着他一副对子,一把扇子,那就视同拱璧,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
贵阴贱璧 | 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璧的成语、带璧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