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灰的成语
带灰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火妻灰子 | 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 汉・杨雄《法言・渊骞》:“离(要离)也,火妻灰子,以求反于庆忌,实蛛蝥之劘也,焉可谓之义也?”李轨注:“离,山平人,而焚烧妻子,诈为吴雠,求信于庆忌,反而刺之。” |
寒灰复燃 | 源见“死灰复燃”。比喻重获生机。金 元好问《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 |
|
复然灰 | ||
灰心丧气 | 灰心:心像灭了的死灰;丧气:意气沮丧。 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
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
木槁灰寒 | ||
面如死灰 | 死灰:冷却的灰烬。 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
《淮南子・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
枯体灰心 | 见“枯形灰心”。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所有计念,从忌心生,若枯体灰心,则万病具泯。” |
饮灰洗胃 | 灰:古代以草木灰作洗涤剂。 比喻悔过自新。 |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烟销灰灭 | 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 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 |
坑灰未冷 | 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 | 唐・章碣 《焚书坑》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木形灰心 | 形:形体。 比喻不受外物干扰,意志坚定。 |
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又或杜门隐己,块然自居,木形灰心,动逾旬月。” |
草蛇灰线 |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 《花月痕》第五回回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
灰头草面 | 佛教语,指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机应现各种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秽或讨了没趣懊丧的样子。 |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见。” |
灰不溜丢 | 灰色,形容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难堪,情绪低落。 | 张平《抉择》:“那一团团灰不溜丢的东西,就是曾让自己怎么也看不够,怎么也丢不下的织机和车床吗?”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槁形灰心 |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 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
心如寒灰 | 见“心若死灰”。 |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失意多病,衰不待年,心如寒灰,头有白发。” |
心若死灰 | 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 《淮南子・精神训》:“若然者,正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
寒灰更燃 | 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唐・魏征《隋书・于仲文传》:“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燃,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
灰身粉骨 | 犹言粉身碎骨。 | 唐・王勃《上百里昌言书》:“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 |
槁木寒灰 | 寒灰:燃烧后的冷灰。 参见[槁木死灰]。 |
|
散灰扃户 | 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 | 《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 |
寂若死灰 | 寂:静悄悄,没有声音。 一点声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
枯形灰心 | 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形容极端消极。 | 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 |
寒灰更然 | 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 唐・魏征《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然,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 |
抹一鼻子灰 | 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
吹灰找缝 | 吹掉灰尘,寻找细小的缝隙。形容挖空心思,寻找可乘之隙。 | |
死灰复燎 | 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
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 |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宋・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灰的成语、带灰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