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涕的成语
带涕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欷歔流涕 | 欷歔:叹气,抽咽声。 叹气流泪。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汔,欷歔流涕。” |
挥涕增河 | 抹下来的眼泪可以增添河水的分量。比喻行为对个人有损而对国家也无所补益。 | 三国・魏・曹植《谏取诸国士息表》:愚诚以挥涕增河,鼷鼠饮海,于朝万无损益,于臣家计甚有废损。 |
涕泪交加 | 犹涕泪交零。 | 宋・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
涕泪交垂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哀。 |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
感激涕泗 | 涕:眼泪;泗:鼻涕。 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
北宋《新唐书・薛收传》:“命舆疾至府,亲举袂抚之,论叙生平,感激涕泗。” |
涕泗横流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拾人涕唾 | 涕唾:鼻涕唾沫。 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
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
涕泪交流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 |
恸哭流涕 | 恸:哀痛;涕:眼泪。 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
宋・陈亮《祭朱寿之文》:“今子之死,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至于恸哭流涕不能自已。” |
涕泪交集 | 眼泪和鼻涕一起流着。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亦作“涕泪交加”。 | 《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
感激流涕 | 涕:眼泪。 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
唐・刘禹锡《王公神道碑铭》:“尝阅《诗》至《蓼莪》篇,感激流涕,故其志如刃始淬。” |
涕泗滂沲 | 见“涕泗滂沱”。 |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吉日于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 |
涕零如雨 | 涕零:流泪。 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
《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破涕为欢 | 涕:眼泪。 一下子停止了哭泣笑了起来。形容转悲为喜。 |
唐・杨炯《送梓州周司功》:“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 |
拾人唾涕 | 见“拾人涕唾”。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集录三》:“胡元瑞评诸家云:欧陈率是记事……刘贡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 |
悲愁垂涕 | 垂:垂下。 涕:泪。 因为悲哀、愁苦而落泪。 |
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
感极涕零 | 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极涕零。” |
痛哭流涕 |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
涕泗交流 |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 北齐 魏收《魏书・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
泣涕如雨 | 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其悲伤。 | 《诗经・邶风・燕燕》:“瞻泪弗及,泣涕如雨。” |
排愁破涕 | 排:推开;涕:泪水。 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
《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
牛山下涕 | 牛山:在今山东淄博市东。 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比喻因事物变迁而引起的悲哀。也指不知满足而自寻烦恼。 |
《晏子春秋・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
涕泗流涟 |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 《世说新语・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感激涕零 |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 零:落。 |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流涕痛哭 | 涕:眼泪。 形容伤心到极点。 |
《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
涕泪交零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 汉・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
垂涕而道 | 涕:眼泪,鼻涕;道:讲。 流着眼泪说话。形容十分沉痛地恳切陈词。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他们垂涕而道,能这样安有不愿之理?” |
涕泗交下 |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 唐・孙棨《北里志・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泗交下。” |
破涕成笑 | 见“破涕为笑”。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纵李兄言太刻毒,适足破涕成笑,何须芥蒂。” |
泫然流涕 | 泫然:伤心流泪的样子;涕:泪水。 伤心地流泪。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酆都御史》:“念母老子幼,泫然流涕。”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涕的成语、带涕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