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束的成语
带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束缊举火 | 同“束缊请火”。 | 清・钱谦益《吕季臣诗序》:“国破家亡,年衰岁暮,束缊举火,轹釜待炊,季臣意殊安之。” |
束手就困 | 谓无法摆脱困境。 |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手就困耳。” |
束手待尽 | ||
束手就缚 | 表示无力反抗,或脱逃。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
肚束三篾 | 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 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 |
束带蹑履 | 束带:扎紧衣服;蹑履:穿鞋。 指穿戴整肃,用来表示恭敬。 |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初,庾亮临江州,闻翟汤之风,束带蹑履而诣焉。 |
束发封帛 | 《新唐书 列女传 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 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 ’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 ’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
北宋《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
生刍一束 | 原意是指新割的青草一捆。后用来表示薄薄的一点儿礼物,寓意极其深厚。也指用一捆青草作为吊丧的礼物。 | 《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
束带结发 | 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 | 唐・韩愈《争臣论》:“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 |
束手待死 | 同“束手待毙”。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 |
束置高阁 | 同“束之高阁”。 |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置高阁,视如糟粕。” |
束身自重 | 束:约束;重:尊重,看重。 严格约束自己。 |
《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
束手无术 | 同“束手无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乔道清束手无术,不能解救。” |
束修自好 | 犹言束身自修。 |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
束椽为柱 | 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明・刘基《吊祖豫州赋》:“委弃九鼎兮,烹饪瓦釜。截梁为牫兮,束椽为柱。” |
束上起下 | 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5回清・栖霞居士评阅:“下半折遥承第十回,以碧桃起波,引起下六回文字,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 |
束手缚脚 | 见“束手束脚”。 | 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
束手就毙 | 同“束手待毙”。 | 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
束高阁 | 同“束之高阁”。唐 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 |
|
绸缪束薪 | 绸缪:紧紧缠绕。 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
束身自爱 | 犹言束身自修。 |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于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
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 一着:下棋时走一步。 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显得笨拙。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
束兵秣马 | 犹厉兵秣马。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
束手听命 | 拱手听从命令。 | 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
束手就禽 | 见“束手就擒”。 | 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 |
束手就死 | 束:捆绑。 捆起手来等死。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 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宋・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
束在高阁 | 同“束之高阁”。 |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 |
束手受戮 | 束:捆绑;戮:杀。 捆起自己,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 |
束缊还妇 | 同“束缊请火”。 | 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和;惩羹吹虀,尚虑谴诃之及。”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束的成语、带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