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的成语

带月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0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弄月吟风 谓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元・管道昇《渔父词》:“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流星赶月 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月夜花朝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忠贯日月 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形容忠诚至极。 北宋《新唐书・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唐命方永,亦有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云窗月帐 犹言云窗月户。 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月盈则食 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风高:风非常大。
月黑:指黑夜。
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月缺花残 缺:少。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唐・温庭筠《金荃集・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与日月争光 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日月不可逾 逾:超越。
太阳月亮都不能超过。形容高不可及。
《后汉书・孔融传》: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逾也。
消磨岁月 消磨:虚度。
虚度年月。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再说那舅太太只和姑娘这等消磨岁月,转瞬之间,早度过残岁,又到新年。”
嘲风咏月 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与日月齐光 同日月一样有光辉。 战国・楚・屈原《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穷岁累月 穷:尽。
指经过很长的时间。形容连续不断,时间长久。
清・黄宗羲《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及穿剥三藏,穷岁累月,稍稍出而观今之宗师者,发露其败阙。”
参辰日月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成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我那家左右没甚么可惦记的,平日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何况来招呼姑娘呢?”
镜花水月 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比喻虚幻的景象。也用于比喻诗中不能从字面来理解的所谓空灵的意境。 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日削月朘 朘:缩小,减少。
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月值年灾 谓时运不济而遭灾祸。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问甚么撞着丧们,管甚么逢着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灾,拼死在莺花寨。”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早是抱闲怨時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
星月皎洁 皎洁:明亮洁白。
星星和月亮明亮洁白。
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缺月再圆 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他既断弦再续,俺也缺月再圆。”
穷日落月 穷:尽。
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明・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经订史,未尝不穷日落月。”
日省月课 见“日省月试”。 《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晓月残星 清晨时的月色与依稀闪亮的星光。形容黎明前的景色。又作“残星晓月”。与“月淡星稀”义同。 王勃易阳早发诗:“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迁延日月 见“迁延岁月”。
日引月长 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语本《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
”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
语出《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抹月批风 抹:细切;批:薄切。
用风月当菜肴。指吟啸风月,清高自赏。
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寒底捞月 捞:从液体中取物。
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元・无名氏《马陵道》:“我若今日见你呵,将你活剁做两三截,你要活时恰似井底捞明月。”
光风霁月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宋・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月的成语、带月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