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忍的成语
带忍的四字成语(共找到7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含辛忍苦 | 见“含辛茹苦”。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商家,连疑心也不当人子,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
忍无可忍 |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 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
容忍为怀 | 心中存著宽容忍耐。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天下未定,将军如宁难得,宜容忍之。” |
吞声忍恨 | 吞声:不敢出声;忍恨:强忍怨恨。 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
忍耻偷生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
忍饥受渴 | 忍受饥渴。形容极其艰难、贫困,苦苦度日。 | |
安忍残贼 | 残贼:伤害、毁坏人的身心。 安于做残酷狠毒的事情。 |
《唐律・十恶》:安忍残贼,背违正道,故曰不道。 |
忍垢偷生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 | 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励,期效万一,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含垢忍辱 |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 指容忍耻辱。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
耳不忍闻 |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
忍辱含垢 | 忍、含:忍受。 忍受耻辱。 |
汉・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 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若将其坑降之迹演以杂剧,累一月描写之,当无人不恻动其心,哀矜涕泗,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矣。” |
阻兵安忍 |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 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惨不忍闻 |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 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
百忍成金 | 形容忍耐的可贵。 | 《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忍不可忍 | ||
残忍不仁 | 残忍:凶暴;仁:仁爱。 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 |
温良忍让 | 听他人意志的摆布、忍让、屈从。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一向温良忍让的母亲,愤愤地说:‘受苦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 |
难以忍受 | ||
忍耻含垢 |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 宋・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
忍痛割爱 |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 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
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
是可忍,孰不可容 | 是:这个;孰:什么。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绝不能容忍。 |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毕、原、……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
忍尤攘诟 | 尤:罪过;攘:排除;诟:耻辱。 暂时忍受罪过,等待将来除去耻辱。 |
战国・楚・屈原《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吞声忍气 |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 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相忍为国 | 忍:容忍。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
忍气吞声 | 忍:忍耐。 吞声:有话不敢说。 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
元・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
忍心害理 | 忍:残忍。 心地残忍,丧尽天良。 |
《诗经・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
忍俊不住 | 见“忍俊不禁”。 |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
坚忍不拔 |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忍的成语、带忍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