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弦的成语

带弦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8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似箭在弦 好像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茅盾《子夜》八:“一句问话,似箭在弦,直冲到眉卿的脸上了。”
如箭离弦 象箭射出离开弓弦一样。形容奔向目标的动作神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一:亡命心如箭离弦,迷津指引始能前。
弓上弦,刀出鞘 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
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支更坐夜。”
品竹调弦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弦外遗音 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
言外之意。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声矣。”
破琴绝弦 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更弦改辙 见“更弦易辙”。 明・宋濂《谕安南国诏》:“揆于大义,必讨无赦。如或更弦改辙,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庶几可赎前罪。”
急管繁弦 急:快;繁:杂。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唐・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扣人心弦 扣:敲打。
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
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韦弦之佩 韦:熟牛皮,弦:弓弦。
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煎胶续弦 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唐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麟角凤觜世莫辨,煎胶续弦奇自见。”
冰弦玉柱 筝和美称。 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象管音飘荡。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弄管调弦 犹弄竹弹丝。
弦歌之音 弦歌:弦乐。
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
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弦外有音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
朱弦玉磬 弦:乐器上的丝弦;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
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诗:“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
弦而鼓之 弦:琴弦,装上弦;鼓:弹。
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琴断朱弦 比喻妇女死掉丈夫。 清・洪昇《长生殿・幸恩》:“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浩然《艳阳天》第12章:“您哪,也当过解放军呀,花一点,也不能算是离弦走板。”
朱弦三叹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后因以“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如箭在弦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家弦户诵 弦:弦歌;用琴瑟伴奏来吟诵。
家家吟唱;户户诵读。形容好的诗文家家传诵;尽人皆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时叶、缪诸公稿,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急拍繁弦 犹言急管繁弦。 唐・李郢《醉送》诗:“江梅冷艳酒清光,急拍繁弦醉画堂。”
改弦更张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
张:给乐器上弦。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弦歌之声 弦歌:弦乐。
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箭在弦上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采取某种行动已成为必然之势。 三国・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弦外之响 比喻言外之意。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弦的成语、带弦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