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师的成语
带师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0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宗师案临 | 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贱姓严,舍下就在咫尺。去岁,宗师案临,幸叨岁荐,与我这汤父母是极好的相与。二位老先生,想都是年家故旧?” |
名师出高徒 |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 |
百万雄师 | 雄:威武雄壮;师:军队。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宋・张载《庆州大顺城记》:“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
良师益友 | 良:好;益:有益;有帮助。 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0回:“虽然有那良师益友,苦口婆心的规劝,却总是耳边风,纵有时听得入耳,自己要想发愤为雄,都是一般虎头蛇尾。” |
雄师百万 | 雄:威武雄壮;师:军队。 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宣和遗事》第三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师百万,占了中原。” |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 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 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
问罪兴师 | 参见[兴师问罪]。 | |
枕席还师 | 见“枕席过师”。 | 唐・李德裕《赠王茂元司徒制》:“必当樽俎制胜,枕席还师,势如风霆,功在刻漏。” |
百世师 |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 利:顺利。 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 |
前事之师 | ||
糜饷劳师 | 糜:浪费:师:军队。 浪费军饷,劳顿军队。 |
唐・陆贽《收河东后请兵状》:旷日绵岁,劳师废财。 |
无师自通 |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 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
尊师重道 |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 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
劳师废财 | 师:军队。 劳顿军队,浪费军饷。 |
唐・陆贽《收河东后请兵状》:旷日绵岁,劳师废财。 |
师出有名 |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 |
良师诤友 | 良:好;诤:敢于直言。 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也指能使人获得教益和帮助的人。 |
|
严师益友 | 严:严格;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精锐之师 |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 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师逸功倍 | 师:学习;逸:安闲。 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
《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
班师振旅 | 班:还、回;师:军队;振:整理;旅:军队。 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
《尚书・大禹谟》:“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 |
熊罴之师 |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之士;师:军队。 比喻勇猛善战的军队。 |
晋・陆云《南征赋》:乃有熊罴之旅,虓阚之将。 |
出师有名 |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 京剧《将相和》第一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 |
能者为师 |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 《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
前事不忘,来事之师 | ||
老师宿儒 |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
狗头军师 | 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 《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
百世之师 |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
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 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师的成语、带师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