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复的成语

带复的四字成语(共找到9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舍我复谁 舍:放弃。
除了我没有别人了。指只有自己才能担当。
金・段克己《临江仙・幽怀》:“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反复推敲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髀肉复生 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劬劳顾复 劬劳:劳累,操劳。
顾复:照顾抚育。
《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反复不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
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失而复得 失:遗失,丧失。
失去而又得到。
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楚弓复得 喻失物复得。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光复旧京 光复:恢复;旧京:故都。
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度或事业。
《晋书・桓温传》:“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亦复如此 复:又,再。
也是这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剥复之机 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
盛衰、消长的时机。
《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得而复失 复:又,再。
刚得到又失去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复旧如新 复:恢复;如:像。
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扁鹊复生
虽覆能复 覆:翻倒;复:复原。
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鬼谷子・飞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覆,不失其度。”
一去不复返 复:重复。
返:回来。
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番来复去 番:通“翻”。
形容多次重复。也形容不断地翻动身体。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段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复去,一夜不曾合眼。”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
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宋・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复蹈其辙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元《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苍黄翻复 苍:青色。
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否终复泰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万劫不复 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
万劫指万世;永远。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剥极必复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一日三复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唐・姚思廉《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无以复加 复:再。
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冬月无复衣 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宋书・沈道虔传》: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七日来复 《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寒灰复燃 源见“死灰复燃”。比喻重获生机。金 元好问《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
故态复作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克己复礼 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夫复何言 夫:语助词;复:再。
还能再说什么呢。
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复的成语、带复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