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塞的成语
带塞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双豆塞聪 | 聪:听觉灵敏。 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
《鹖冠子・天则》:“夫耳之主听,目之主明。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唐・聂夷中《杂兴》: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
浩气四塞 | 浩气:浩然正气;塞:充满。 正气充满四面八方。 |
孙中山《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浩气四塞。”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塞翁失马 |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
晦盲否塞 |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晦盲否塞,反复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
塞翁之马 | 塞马。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 |
疾雷不及塞耳 |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 《淮南子・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杜门塞窦 | 窦:孔、洞。 关上门,堵塞漏洞。指断绝一切通道。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入夜,杜门塞窦,唯恐其亡。 |
屯街塞巷 | 形容人多拥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
四塞之固 | 原形容国境线四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后泛指地势险要坚固的地方。 | 《战国策・书录》: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战后,并有天下。 |
禁舍开塞 | 指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 《尉缭子・制谈》:“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之众,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也。” |
聊以塞命 | 聊:姑且;塞命:搪塞责任。 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
宋・李侗《答问上》:辄以昔所闻者,务笺释于所问目之下,聊以塞命耳。 |
无以塞责 |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 《汉书・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
塞井夷灶 |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
钻山塞海 | 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 沙汀《淘金记》二:“只要你干,我钻山塞海总来一个。” |
锢聪塞明 | 锢:禁锢,堵塞;聪:听觉;明:视觉。 指堵塞人的耳目,使之浅陋迟钝。 |
清・谭嗣同《黄颖初简法>叙》:“强其繁而简之,是锢聪塞明,陋天下者也。” |
塞耳偷铃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 《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
荆棘塞途 |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鲁迅《华盖集・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两耳塞豆 |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
敷衍塞责 | 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 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
清・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
聊以塞责 | 聊:姑且;塞:搪塞;应付。 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
清・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
闭目塞聪 |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 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亦作“闭目塞听”、“闭明塞聪”、“闭目掩耳”。 |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
塞耳盗钟 |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精卫塞海 | 同“精卫填海”。北周 庾信《拟连珠》:“愚公何德,遂荷锸而移山;精卫何禽,欲衔石而塞海。 ”。 |
|
塞狗洞 | 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
闭明塞聪 |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
赭衣塞路 |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
拔本塞源 | 本:根本,根源。 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晋书・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
屯蹶否塞 | 颠连困厄。 | 宋・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顯之。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其誰不願進於門?” |
日湮月塞 | 湮:堵塞;塞:堵。 每天每月都堵塞。 |
梁启超《今义》:举国尚俭,则举国之地利日湮月塞,驯至穷蹙不可终日。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塞的成语、带塞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