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口的成语
带口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78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箭穿雁口 | 箭:弓箭;穿:通过,穿通。 比喻闭嘴不出声。 |
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 |
自投虎口 | 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 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
口不择言 |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 《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
携家带口 | 携带家眷,指受家眷的拖累。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8回:“于是携家带口,风餐露宿地到了北京。” |
绝口不提 |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 指闭口不说话。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 |
口吻生花 | 比喻谈吐文雅。 | 唐・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 |
谗口嗷嗷 | 谗:说别人坏话;嗷嗷:七嘴八舌地诽谤。 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
万口一词 | 比喻意见一致。同“万口一辞”。 |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
搬口弄唇 | 搬:搬弄;弄:卖弄。 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
风门水口 | 指要冲。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
饭来张口 | 指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 唐・元稹《放言》:“酒熟脯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
钝口拙腮 | 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0回:“好妹妹,我是钝口拙腮,可不能一句一句同你套!” |
骗口张舌 | 搬弄口舌。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 |
搬弄口舌 | ||
免开尊口 | 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 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
碍口识羞 | 碍口:说不出口。 指怕羞而不说话。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
钳口不言 | 钳口:闭口。 闭着嘴不说话。 |
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
糊口度日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 度日:过日子。 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五代史评话・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
惟口兴戎 | 指口舌惹出是非。多用来劝戒别人说话要谨慎。 | 《尚书・大禹漠》: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
快口直肠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宋・文天祥《指南录・一・纪事诗四首序》:文丞相心直口快,男子民。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
蛇心佛口 |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 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
目瞪口张 | 同“目瞪口呆”。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 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
众口同声 |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帅,哭声震地。” |
苦口逆耳 |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 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 形容真诚的规劝。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
口角锋芒 | 口角:嘴边。 言词尖锐,不让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 |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
饭来开口 | 见“饭来张口”。 | 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口的成语、带口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