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的成语

带历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历精图治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元《宋史・神宗纪赞》:“历精图治,将大有为。”
崎嵚历落 形容性行卓异磊落。 元・郝敬《寄缪大质茂才》:“捧腹一笑,世上机阱都尽。每暗中摸索白昼观想,真崎嵚历落,可笑人也。”
历阶而上 历:依次。
沿着台阶,依次登上。
《礼记・檀弓下》:“杜蒉入寝,历阶而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迁遂按剑历阶而上。
嵚崎历落 见“嵚崎磊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
历精为治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多历年稔 谓历时久长。 南朝・梁・武帝《责贺琛敕》:“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稔。”
优贤飏历 见“优贤扬历”。
无冬历夏 谓一年到头。 《中国民间故事选・天池水》:“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在耳历历 形容往日听到的声音清清楚楚在耳边回响。 宋・陈亮《祭王文卿父母文》:及从先公游,磨砻乎道义而服膺其家范之懿,至今在耳历历也。
历历可考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据所在。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皆历历可考,不能尽数。”
历久常新 虽然经过长久的时间仍然不陈腐。经过很长的时间仍然不变旧。 求阙斋读书录韩昌黎集:“立言有本,故真气充溢,历久常新。”
眼花历乱 历乱:不清楚,混乱。
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参成世界总游魂,错认讹闻各有因。最是天公施巧处,眼花历乱使人浑。”
扪参历井 ①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②形容世路艰难。
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王铚《王公四六话》:“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蜀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长安之远。’自后凡官两川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历朝圣训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 梁启超《谭嗣同传》:“先遣内侍持历代圣训授君,传上言。”
历落嵚崎 嵚崎:山岭高峻的样子,指人品格不凡;历落:形容仪态俊伟,指人的仪表品格特异。
比喻人杰出不群,潇洒不凡。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
来历不明 来历:由来。
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郑仙姑》:“适新建县有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
逾年历岁 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战国策・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再接再历 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历历在眼
历日旷久 经历的时间非常久。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历世磨钝 见“历世摩钝”。
历有年所
目所履历 履历:经历。
眼睛所看到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欹嵚历落 形容品格独特,心地光明。 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诗之一:“欹嵚历落从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
历历如绘 历历:分明可数。
形容叙述、描写清楚明白,如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
清・昭梿《啸亭杂录・乔道人》:“言皆妄诞,然谈兵家事历历如绘。”
优贤扬历 亦作“优贤飏历”。谓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 《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遂兴无为之治,优贤扬历,表善绌恶,遵九德以绥民,崇晏晏之惠康。”
历历落落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崟崎历落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
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清・黄宗羲《时湮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历井扪天 井:星宿名。
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宋・苏辙《卜居赋》:“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蓬头历齿 头发蓬乱,牙齿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 战国・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历的成语、带历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