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割的成语
带割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割鸡焉用 | ||
难割难舍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 |
割襟之盟 |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 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
《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
采生折割 | ||
割剥元元 | 割剥:残害,掠夺;元元:老百姓。 指掠夺人民。 |
《汉书・匈奴传》:“割剥百姓,以奉寇仇。”《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檄州郡文》:割剥元元,残贤害良。 |
钝刀子割肉 | 钝:不锋利。 用不锋利的刀割肉。比喻做事行动慢,不能快速解决问题。 |
唐・李商隐《杂纂》:不快意,印刀切物,破帆使我,树阴遮景致。 |
割据称雄 | 割据:割地占据。 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以称雄一方。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皓将败,与舅何植书曰:‘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奋三千之卒,割据江南。’ |
割地求和 |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
心如刀割 |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
割肚牵肠 |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
三汤五割 | 见“三汤两割”。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0回:“众人祭毕,陈敬济下来还礼,请去卷棚内三汤五割管待出门。” |
管宁割席 |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
销声割迹 | 销:通“消”,消失;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
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披裘当夏,俗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
寸心如割 | 寸心:区区之心;割:切。 一颗心好像被刀割一样。形容内心痛苦不堪。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到房中寸心如割,和衣倒在床上,翻来覆去,延捱到四更尽了,越想越恼,心头火按捺不住。” |
割席绝交 | 把席子割成两半,不与对方并坐,有断绝往来的意思。表示朋友间因志趣不同,令人不屑与之为友,以致感情破裂,互不往来。比喻和朋友断绝交情。 割席分坐:席:坐席。 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管宁割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用以比喻和朋友绝交。《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管宁割席拒华歆,谓非同志之人。《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也作“割席”、“割席绝交”。 |
任人宰割 | 宰:杀;割:切。 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中国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割,只以吞声忍气工夫对付,西人真不能望我们的项背。” |
心焉如割 | 焉:语助词。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
《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
割骨疗亲 | 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
|
割股之心 |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 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
割股疗亲 | 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妯娌两个商议,说要割股疗亲,可以回生起死。” |
割臂盟公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 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牛刀割鸡 |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汉・王充《论衡・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 利:锋利;乃:才。 两把刀子交锋之后,才能知道哪把快哪把钝。比喻只有把两种学说、观点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判定是非曲直。 |
汉・王充《论衡・案书》: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定,是非乃见。 |
割席分坐 | 席:坐席。 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日削月割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铅刀一割 |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 《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
割肉饲虎 | 饲:喂。 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割肉补疮 | 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 |
忍痛割爱 |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 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
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
割臂之盟 |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 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割的成语、带割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