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割的成语
带割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割鸡焉用 | ||
心焉如割 | 焉:语助词。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
《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
割鸡焉用牛刀 |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
不可分割 | 割:分割,划分。 不容许割裂。 |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
割席分坐 | 席:坐席。 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牛刀割鸡 |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汉・王充《论衡・自纪》:“牛刀割鸡,舒戟采葵。” |
划粥割齑 | 断:断开; 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
|
割肚牵肠 |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
割恩断义 |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
禁情割欲 | 制约感情和欲望。 | 汉・王充《论衡・本性》:“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
割席断交 | 席:坐席,草席。 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割襟之盟 |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 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
《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
日削月割 |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割席绝交 | 把席子割成两半,不与对方并坐,有断绝往来的意思。表示朋友间因志趣不同,令人不屑与之为友,以致感情破裂,互不往来。比喻和朋友断绝交情。 割席分坐:席:坐席。 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管宁割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用以比喻和朋友绝交。《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管宁割席拒华歆,谓非同志之人。《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宁自此鄙歆之为人,遂割席分坐,不复与之为友。”也作“割席”、“割席绝交”。 |
销声割迹 | 销:通“消”,消失;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
北周・庾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披裘当夏,俗外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
钝刀子割肉 | 钝:不锋利。 用不锋利的刀割肉。比喻做事行动慢,不能快速解决问题。 |
唐・李商隐《杂纂》:不快意,印刀切物,破帆使我,树阴遮景致。 |
忍痛割爱 |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 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
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
牵肠割肚 | ①形容非常想念。②形容内心悲痛如刀割。 | 元・白朴《小石调・恼煞人》曲:“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 |
采生折割 | ||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 利:锋利;乃:才。 两把刀子交锋之后,才能知道哪把快哪把钝。比喻只有把两种学说、观点放在一起比较,才能判定是非曲直。 |
汉・王充《论衡・案书》: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定,是非乃见。 |
割骨疗亲 | 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
|
割股疗亲 | 股:大腿。 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2回:“妯娌两个商议,说要割股疗亲,可以回生起死。” |
任人宰割 | 宰:杀;割:切。 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中国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割,只以吞声忍气工夫对付,西人真不能望我们的项背。” |
擢筋割骨 | 犹言擢筋剥肤。 | 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近岁以来,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罚。” |
割剥元元 | 割剥:残害,掠夺;元元:老百姓。 指掠夺人民。 |
《汉书・匈奴传》:“割剥百姓,以奉寇仇。”《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檄州郡文》:割剥元元,残贤害良。 |
割须弃袍 |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次日,探春将要起身,又来辞宝玉。宝玉自然难割难分。” |
割地求和 |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
割须换袍 | 须:胡须。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
管宁割席 |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割的成语、带割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