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到的成语

带到的四字成语(共找到8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丝:双关语,思的谐音。
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头到老 白头:头发白。
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手到擒来 擒:捉拿。
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
元《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活到老,学到老 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老舍《老舍短篇小说选・后记》:“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能看出昨天的缺欠或错误,正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要求进步。”
说到做到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一年到头 整年,从头到尾经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
面面周到 各方面都照顾到。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很一般化,重点不突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4回:“是甚么妙计?倘是面面周到的,破费一层,倒好商量。”
心到神知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
打破砂锅璺到底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
比喻追根究底。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端的是谁打了来?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跳到黄河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认,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情礼兼到 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形容真诚有理。 晋・袁宏《三国名臣赞》:敬爱既同,情理兼到。
百年到老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
一竹竿打到底 指一次就做成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马到成功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同“璺”谐音;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或裂缝。
比喻对事情寻根究底。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初来乍到 刚刚来到。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9章:“行走在大城市五光十色的街道上,少平倒不像初来乍到时那般缩手缩脚。”
恰到好处 恰:正好。
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清・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木鸡养到 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
形容功夫到家。
战国・庄子《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送佛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老舍《骆驼祥子》: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说曹操,曹操到 正说着曹操,曹操就到了。比喻正说着某人,某人就来了。
无微不到
独到之见
船到桥门自会直 桥:桥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船到桥门自然直 桥:桥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水到渠成 渠:水道。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一竿子捅到底 指一步到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骂到了皇帝头上。”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到的成语、带到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