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伏的成语

带伏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0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伏而唂天 ?阂陨嗵蛭铩7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荀子・仲尼》:辟之是犹伏而唂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鸱张鼠伏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明史・贵州土司传序》:“蛮人鸱张鼠伏,自其常态。”
神藏鬼伏 比喻变化莫测。 唐・司空图《漫书》诗:“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
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擿伏发隐 擿:揭露。
伏:隐藏。
发:揭发。
隐:隐蔽。
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莅任之后,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尻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伏鸾隐鹄 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雉伏鼠窜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将出师,天威所至,雉伏鼠窜,无有遗者。”
危机四伏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
走伏无地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伏地圣人 指在某一方面略有知识就逞能的人。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
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
凤雏:庞士元。
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理冤擿伏 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
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明・徐渭《女状元》第四出:“这三起事都问得绝妙,理冤擿伏么可也如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福倚祸伏 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渊蜎蠖伏 亦作“渊涓蠖濩”。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明・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论》:“渊蜎蠖伏之中,深宫宥密之地,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岂其疲智虑于一人之耳目哉?”
思潮起伏 思想活动极频繁。 王宗仁《夜明星》:“我睡不着,走出帐篷,站在一个土坡上,望着漫山遍野的夜明星,思潮起伏。”
河出伏流 语出《淮南子·地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语出《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妖孽伏息 妖孽:比喻邪恶的人或事;伏:制服。
杜绝了坏事或制服了邪恶的人。
《乐府诗集・西颢》:奸伪不萌,妖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十面埋伏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煦伏之恩 煦伏:鸟卵在羽翼下受孵化。
比喻养育之恩。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少蒙翼卵煦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施,罪恶极大。”
狐潜鼠伏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明・张景《飞丸记・公馆言情》:“山居草宿,狐潜鼠伏,将略胜孙吴,军势振颇牧。”
埋头伏案 案,桌子。形容勤读或专心写作。
辗转伏枕 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
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潜深伏隩 潜:深藏;隩:河岸弯曲的地方。
形容潜伏深藏,不出头露面。
唐・韩愈《答侯继书》:“行自念方当远去,潜深伏隩,与时世不相闻。”
此伏彼起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因为政局的不安定,真是此起彼伏如转轮。”
雄飞雌伏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
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
《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觳觫伏罪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
指惶恐认罪。
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鸡伏鹄卵 伏:孵卵;鹄:天鹅。
用鸡来孵天鹅蛋。比喻才小难当大任。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伏的成语、带伏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