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的成语
带二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89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二心三意 |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
一心无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 | 《旧唐书・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 |
市无二价 |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 战国・庄子《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
感戴二天 |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 |
三山二水 | 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 泛指南京的山水。 |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丁一卯二 |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
金钗十二行 | 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 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 十五六岁的美女。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析律二端 | 割裂曲解法律条文,随意加重或减轻罪名。指官吏徇私枉法。 | 《汉书・宣帝纪》: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贰端,深浅不平,增辞饰非,以成其罪。 |
二三其节 | 二三:指不专一。 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
二流子 | 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他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庄有名的二流子。” |
百二山河 | 百二:以二敌百。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矢心不二 | 矢:通“誓”;二:二心。 誓死不怀二心。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我待年之滕,例不登诸策简,徒以矢心不二,故仲尼有是特笔。” |
事无二成 |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礼无加货,事无二成。”杜预注:“公私不两成。” |
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
金钗十二 | 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后指人姬妾多。 |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三心二意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 说话算数,确定不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
一来二往 | 来来往往次数多。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 |
百二关山 | 百二:以二敌百。 指边防稳固的国家。 |
唐・温庭筠《老君庙》:“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闭瑶缄。” |
二旬九食 | 旬:十天。 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
西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
九牛二虎 | 比喻极大的力量。用来形容做一件事所付出的精神和时间相当多。 | 薛仁贵征东第二十一回:“薛仁贵有九牛二虎之力。” |
丈二金刚 | ||
烈女不嫁二夫 |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 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
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便好道一马不背双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不嫁二夫,我怎肯嫁侍于人。” |
见其一未见其二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
一不作,二不休 |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 |
二把刀 | 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会搭棚这点手艺,我的拳脚不过是二把刀。” |
二八年华 | 二八:指十六岁。 十五六岁的好年华。指人最美好的青春时代。 |
|
寡二少双 | 寡:少。 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
东汉・班固《汉书・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二的成语、带二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