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过的成语
带过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61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观过知仁 |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 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
错过时机 | 丧失机会。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 |
迁延过时 | 迁延:拖延。 拖延错过时机。 |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营治》:“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 |
事过情迁 | 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1回:“说要每天拿来瞧一遍,免得事过情迁,重蹈故辙。”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
垂手过膝 | ||
枕席过师 | 师:军队。 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
过隙之驹 | ||
才过屈宋 | 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 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宋·林正大《括酹江月》词:“道出羲黄,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 |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
操之过蹙 | 犹言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 语出《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 |
省愆寡过 | 省:减少;愆:失误。 减少过错。 |
清・林则徐《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要知早结一日,少抢一人,皆可省愆寡过,复何惮而不为乎?” |
为时过早 | 不适时,还早了点。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这些问题现在下结论,恐怕为时过早。” |
青过于蓝 |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 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
见过世面 | ||
光阴虚过 | 光阴:时间;虚:空。 时光白白度过。 |
宋・柳永《定风波》:“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 |
过街老鼠 |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 清・翟灏《通俗编・兽畜》:“《慎子》:‘一兔过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过街老鼠语,似承此而讹。” |
风流事过 | 指细小的过错。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
福过祸生 | 过:太甚。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形容人乐极生悲。 |
《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
事过景迁 | 同“事过境迁”。 | 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红旗》1984年第7期:“把领导干部要带头的问题突出地加以强调,对于防止对照检查走过场,是十分必要的。” |
福过灾生 |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 | 《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过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
事不过三 | 谓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
枉矫过激 | 犹言矫枉过正。 | 明・文征明《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 |
酒过三巡 | ||
驷之过蠙 | 见“驷之过隙”。 | |
月过中秋 | 中秋之后,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 |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 |
过从甚密 | 过从:交往,来往。 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切。 |
明・沈德符《野获编・王师竹宫遮》:“信阳王师竹宫遮,与先人最相善,且不拘词林前后辈俗体,博洽虚心,过从甚密。” |
饰非遂过 | 粉饰错误,养成过失。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审应》:“公子食我之辨,适足以饰非遂过。” |
泥菩萨过江 | 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过的成语、带过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