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药的成语
带药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毒药苦口 | 毒药:攻毒的药物。 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
对证用药 | 见“对症下药”。 | |
对症用药 | 症:病症。 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
心病还用心药医 | 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才能解决。 |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86回:“自古道,心病还用心药医。怎生设计害了方表,弄他妻子到手。” |
药石无功 |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石针,泛指药物;功:功用,效验。 药物已经起不到作用。形容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
唐・宣宗《命皇太子即位文》:朕以菲薄,获奉宗祧,十有四年,未臻至理,惟天示遣,降疚于躬,药石无功,弥留斯迫。 |
腐肠之药 | 腐:腐蚀。 有害肠胃的药。指肥肉和醇酒。 |
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
韩康卖药 | 隐士逃名避世。指卖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韩康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 |
对症发药 |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
对症之药 | 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 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早占勿药 | 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 | 《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
良药苦口 | 良:好;苦口:口味苦。 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香药脆梅 | 果脯名。 | |
心病还将心药医 | 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 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真心病还将心药医也。” |
换汤不换药 |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 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
莫可救药 | ||
药石之言 | 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 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
《旧唐书・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
乞灵药石 | 乞灵:求助于所谓的的某种中权威;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 求助于神灵和药物。 |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寡君欲徼福于周公,愿乞灵于臧氏。 |
无可救药 |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药到病除 | 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
苦口良药 |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
因病发药 | ||
对病用药 | ||
苦药利病 |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
糖衣毒药 | 外表好吃,内层却是致命的毒药。形容骗人的阴谋。通常指平常人不易察觉的陷阱或诡计。 | |
药店龙 | 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 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
不死之药 | 长生不死的药。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
美疢药石 | 疢:病;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 比喻虚伪的逢迎不如严厉的批评。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世。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
不可救药 | 药:用药治疗。 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
《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
剪须和药 | 须:胡须;和:混和,拌。 剪掉胡须拌药。比喻上级体恤下属。 |
北宋《新唐书・李勣传》:“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药的成语、带药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