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肘的成语

带肘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0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每多掣肘 掣肘,拉住胳臂。全句是比喻阻挠别人做事或做事受人牵制。
每多: 经常。
掣肘;牵扯其肘。比喻使人做事而经常故意留难牵制。
形容做事不顺,常受到牵制阻挠。
后人凡是遇到了做事受阻挠,便说 “被掣肘”, 凡时时给人阻挠,便说:“ 时多掣肘” 或 “每多掣肘”。
吕氏春秋具备篇:“宓子贱从旁掣摇其肘。”《吕氏春秋》具备:“ 宓子贱令吏二人书, 吏方将书, 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 吏书之不善。”
捉襟露肘 同“捉衿见肘”。 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童七道:‘咱实得百十两银接接手才好哩;要不,也就捉襟露肘了。’”
牵衣肘见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膝行肘步 膝盖和胳膊肘着地行走;匍匐而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与别人平起平坐。 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陆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车载斗量;谢灵运、潘安仁,足可以膝行肘步。”
肘捉衿见
肘行膝步 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有军卒,断左臂于佛前,以手执之,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于肘行膝步,啮指截发,不可算数。”
掣衿露肘 掣:拽,拉。
衿:亦作“襟”。
衣服的胸前部分。拉一下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服质量差。也比喻生活窘困或顾此失彼,难以应付。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
捉衿肘见 见“捉衿见肘”。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肘腋之忧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
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常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倘此例他日踵行,亦肘腋之忧。”
踵决肘见 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
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肘腋之患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
比喻发生在身边的祸患。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臂有四肘 比喻不凡的相貌。 《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金印系肘 象斗一样大的金印挂在手臂上。比喻官高位尊,功勋卓著。 晋・郭澄之《郭子》:今年杀诸贼奴,当取一金印如斗大系肘。
捉衿露肘 同“捉衿见肘”。 明・焦竑《焦氏笔乘・募疏》:“伏以捉衿露肘,谁怜子夏之贫。”
变生肘腋 肘腋:胳肢窝。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祸生肘腋 肘腋:胳肢窝。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掣襟露肘 掣:牵接。
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
腋肘之患 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捉襟见肘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襟捉肘露
害起肘腋 肘腋:比喻切近的地方。
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
《晋书・江统传》:“寇发心腹,害起肘腋。”
事生肘腋 肘腋:胳肢窝。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捉襟肘见 见“捉衿见肘”。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肘胁之患 见“肘腋之患”。 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
遇事掣肘 掣肘:拉胳膊肘,指受牵制。
一遇到事情就加以牵制。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后来被贾总办晓得了,反说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
露肘捉襟 源见“捉衿见肘”。借喻处境艰难,顾此失彼。清 孔尚任《桃花扇.劫宝》:“司马威权,夜发兵符,调镇移防。
谁知他拆东补西,露肘捉襟,明弃淮阳金汤。”。
肘腋之下 肘腋:胳膊肘与胳肢窝。
比喻切近的地方。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捉衿见肘 衿:同“襟”。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衫褴褛。比喻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掣襟肘见 掣:牵拉;襟:衣襟。
指捉襟见肘。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肘腋之变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
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肘的成语、带肘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