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的成语

带经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六经三史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泛指古代典籍。
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
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皓首穷经 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
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唐・韩偓《赠易卜崔江处士》诗:“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
小本经纪 经纪:经营资产。
指资本小的小商贩或小手工业者。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
正经八摆 正经:端庄正派。
指正正经经,严肃认真的样子。
反经合权 反经:不循常规;权:权宜的办法。
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经国之才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圣经贤传 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 唐韩愈《答殷侍御书》:“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而寻。”
经邦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
邦:国家。
指治理国家。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荒渺不经 不经:不合常理。
形容虚妄离奇,不合情理。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上古世远人湮,所传之事,如共工触山、女娲补天,俱荒渺不经。”
诞罔不经 见“诞妄不经”。 《扫迷帚》第九回:“辟辟实实,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了。”
经纶天下 经纶:整理丝缕;天下:国家。
治理国家。
《周易・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
枕经藉史
纬地经天 纬:丝织品的横线;经:丝织品的直线。
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3回:“霍武道:‘白先生才学自然纬地经天。’”
诡诞不经 怪异荒诞,不合常理。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且神仙、方技,秘怪之事,书传所记,从古有之。然诡诞不经,无补世教。”
旷日经年 久经时日。 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有经有纬 经,直线。纬,横线。形容事理井然分明,无懈可击。 七侠五义第四回:“包公应答如流,说的有经有纬,把个李老爷乐的再不肯放他主仆就行。”
诞妄不经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夷僧行法》:“按骥上此疏时,思任发已逃去不获,乃为诞妄不经之语。”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学,史书。
百子:诸子百家之学。
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惨淡经营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
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谈经说法 讲说佛经佛法。 元・无名氏《僧犯奸得马表背救》:对人前敲禅板谈经说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天地经纬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饱经世故 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宋・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久经风霜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他那久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经验之谈 指言谈有亲身实践作为根据;能使人信服、感动。 巴金《寒夜》:“‘钟老这是经验之谈啊!’小潘大声笑着说。”
力征经营 力征:用武力相争夺;经营:筹划营谋。
指用武力征伐来平治天下。
《汉书・陈胜项籍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的觉寤,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
经史百家 经: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
指各方面的学问。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那诗书是本等,就是经史百家,也多涉猎过的。”
天经地纬 ①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②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经的成语、带经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