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盗的成语
带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狐鸣狗盗 |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
诲盗诲淫 | 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 《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江洋大盗 | 在江海上抢劫行凶的大盗。也泛指极为凶狠的强盗。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
监临自盗 |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 | 曾慥《类说》卷二引《名臣传・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
借寇兵,赍盗粮 |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盗钟掩耳 |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 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迎门请盗 | 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后以“迎门请盗”比喻至孝。 |
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
盗憎主人 | 主人:物主。 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惑世盗名 |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汉・徐幹《中论・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
打家劫盗 | 劫:抢夺。 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
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
窃钩盗国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 | 廖仲恺《有感》:“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滕只自欺。” |
掩耳盗铃 |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盗名欺世 |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 荀况《荀子・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
狗盗鸡啼 | 见“狗盗鸡鸣”。 |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
要利盗名 | 要:通“邀”。 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 |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
盗名暗世 |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 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
《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
霍世盗名 | 迷惑世人,盗取名誉。 | 汉・徐幹《中论・考伪》:唐虞之法微,三代之教息,大道陵迟,人伦之中不定,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 |
漫藏诲盗 | 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盗嫂受金 |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
盗食致饱 |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
鸡鸣狗盗 |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
开门延盗 |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
引盗入闼 | 闼:门。 把小偷引到屋里。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 |
清・陈士芑《甲辰二十八初度自述一百韵》:边邻四面皆楚歌,引盗入闼谁实使? |
犬吠之盗 | 指穿窬之盗;小偷。 |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 |
盗贼蜂起 | ||
赍盗粮,借贼兵 | 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 |
欺世盗名 |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荀况《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
蒋干盗书 |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
|
偷鸡盗狗 | 见“偷鸡摸狗”。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每日却自和西门庆在楼上任意取乐,却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鸡盗狗之欢,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任意停眠整宿。” |
主守自盗 |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盗的成语、带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