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痛的成语

带痛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3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痛诬丑诋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龙胡之痛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痛自创艾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丧明之痛 丧明:眼睛失明。
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痛彻心腑 彻:贯通,深造。
痛楚深彻于心底脏腑。形容受到极大的伤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生》:“两骒夹击,痛彻心腑。”
急痛攻心 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深恶痛疾 恶:厌恶;痛:痛恨。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痛湔宿垢 犹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湔,洗。 明・张居正《请戒谕群臣疏》:“朕方嘉与臣民会皇极之路,尔诸臣亦宜痛湔宿垢,共襄王道之成。”
痛毁极诋 痛:尽情;诋:毁谤,诬蔑。
指尽力揭发暴露或极力毁谤辱骂。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
西河之痛 痛:悲伤。
指丧子之痛。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痛心病首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北宋《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创巨痛仍 亦作“创钜痛仍”。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 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
痛快淋漓 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切齿痛心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
形容愤恨到极点。
《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黄龙痛饮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遂以“黄龙痛饮”指彻底击败敌人,欢庆胜利。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龚振黄《青岛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门学界,纠合学界同志,连络全国人民,黄龙痛饮,岳武穆之是法;马革裹尸,汉伏波之未死。”
西台痛哭 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痛心伤臆 形容悲痛到极点。 《后汉书・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抱痛西河 痛:哀痛;西河:古地名,战国魏地。
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
典出《史记・仲尼弟子传・卜商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失声痛哭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痛楚彻骨 形容痛苦万分。 宋・洪迈《夷坚甲志・神告方》:庖人挥刀误伤指,血落食中,恍惚之际,手若为人所掣,入镬内,痛楚彻骨,号呼欲死。
炊臼之痛 比喻丧妻。同“炊臼之戚”。 清・查为仁《莲坡诗话》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诗甚多。”
痛悔前非 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抚今痛昔 见“抚今悼昔”。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感惠忘仇,抚今痛昔。”
痛快一时 只顾任情尽兴而为,不考虑后果。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
痛心绝气 形容悲愤到极点。 《晋书・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痛下针砭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
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痛入骨髓 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好了疮疤忘了痛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痛饮狂歌 痛:痛快,尽情;狂:越出常度。
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
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
令人痛心 指让人悲愤痛恨。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我们这些负责的同志还有不少的歪风,给予工作的损害也是令人痛心的。”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痛的成语、带痛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