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放的成语
带放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26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含苞欲放 | 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 花骨朵即将开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放下包袱 | 放:安放,搁置。 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
一花独放 |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姚荣铨《无边秋色入画图》:“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画种,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一花独放了。” |
得放手时须放手 | ||
放空炮 | 发射出去的炮弹未击中目标。比喻说话未达到目标。 | 浩然《艳阳天》第七章:“你又放空炮,说空话,让那些中农户白白高兴一场。” |
放刁把滥 | 谓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专一打点衙门,擸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
长线放远鹞 | ||
放诞不拘 | 见“放荡不羁”。 | 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韩退处士,绛州人,放诞不拘,浪迹秦晋间,以诗自名。” |
跌宕放言 | 跌宕:放纵不拘;放言:任性而言,不受拘束。 行为放纵,言语不拘。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 |
含苞待放 |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得钱卖放 | ||
献鸠放生 | 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 |
放纵不羁 | 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 《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 |
毛宝放龟 | 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 《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石上,视之,为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岸边。 |
放长线钓大鱼 |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放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
放诞不羁 | 见“放荡不羁”。 | 《太平广记》卷二一○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濛》:“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庚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远。” |
放言遣辞 | 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 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
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
放刁撒泼 | 放:使用;刁:无赖,刁滑;撒泼:蛮不讲理。 指使用刁钻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极不讲理。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拿粗挟细,揣歪捏怪,帮闲钻懒,放刁撒泼。” |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怀:怀藏。 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
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
出丑放乖 | 犹言出乖露丑。 | 元・耶律楚材《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达磨昔年,莽卤截鹤续凫;天宁今日,颟顸证龟作鳖,可怜弄七成拙,不免出丑放乖。” |
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州官:一州的长官。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公布;公开)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心花怒放 |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
形骸放浪 | 参见[放浪形骸]。 | |
放诞任气 | 放诞:行为放肆,语言荒唐;任气:放纵意气。 比喻言行放纵、任性,不守规矩。 |
《南齐书・檀超传》:“超少好文学,放诞任气。” |
豪放不羁 | 羁:束缚。 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
《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
放荡形骸 |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
放之四海而皆准 |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 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她扯旗放炮来考工厂,考不上怎样回下堡村蛤蟆滩呢?” |
放马后炮 |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
放眼世界 | 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 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
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放的成语、带放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