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惟的成语

带惟的四字成语(共找到55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进退惟咎 谓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唐・道宣《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纡黄道,进退惟咎,投措靡由。”
惟利是命 犹言惟利是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宋・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惟日为岁 犹言度日如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秙瞻望,惟日为岁。”
惟利是趋 见“惟利是图”。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惟天可表 只有对上天才可以表白自己的心情。表示在别人不信任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慨叹。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小生一言难尽,寸心相报,惟天可表!
惟适之安 自己觉得怎么做舒服就怎么做。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惟惟否否 惟惟,别人说是,他便跟著说是。否否,别人说不,他便附和著说不。形容附和别人的说法而不敢有异议。与“惟惟遵命”义同。 史记太史公自序:“惟惟否否,不然。”
惟命是从 犹言惟命是听。 汉・刘珍《东观汉记・鲍宣妻传》:“既奉君子,惟命是从。”
感今惟昔 见“感今怀昔”。 晋・卢谌《赠刘琨》诗:“瞻彼日月,迅过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惟利是逐 指惟利是视。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惟:为。
施行并不难,知道其整理就难了。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惟施是畏 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
最怕的是走斜路。
《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惟肖惟妙 形容描摹得十分生动逼真。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亲:亲近;辅:帮助。
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我武惟扬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授职惟贤 授:任命。
授予职位只限有才德的人。
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晋、宋之后,只重门资,为奖人求官之风,乘授职惟贤之义。”
令出惟行 令:命令;惟:只。
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
《尚书・周官》:“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自惟至熟 惟:思、想。
自己考虑得已非常成熟。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行之惟艰 惟:是。
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人心惟危 惟:是;危:险恶。
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惟口兴戎 指口舌惹出是非。多用来劝戒别人说话要谨慎。 《尚书・大禹漠》: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民惟邦本 惟:乃,是;邦:国家。
人民是立国之本。
《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口诵心惟 诵:朗读;惟:思考。
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惟利是图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惟利是营 指惟利是视。 《金史・阿离方传》:“卿宗室旧人,乃纵肆败法,惟利是营,朕甚恶之。”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非知之难,行之惟艰;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立爱惟亲 爱先施于亲人,逐渐及于疏远的人。 《尚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为长,始于家,终于四海。
奉命惟谨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明・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惟的成语、带惟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