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得的成语

带得的四字成语(共找到389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自以为得计 得计:计谋得逞。
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得钱卖放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青云得意 比喻人仕途得意,步步高升。 宋・辛弃疾《沁园春・老子平生》:“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优游自得 悠闲如意。 汉・班固《东都赋》:“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得意忘言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庄周《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班师得胜 班:还。
军队出征,得胜而归。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
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蛟龙得水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
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管仲《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迫不得已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
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求之不得 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蜀得其龙 龙:杰出人物。
蜀国得到诸葛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佐雍得尝 比喻助人为善,自己也分享光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王子晋云:‘佐雍得尝,佐斗得伤。’此书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
忙得不可开交
得此失彼
十不得一 十件事中,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比喻费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 《旧唐书・张濬传》:汉武因恭俭富庶之后,建置朔方,孙弘沮之,十不得一。
疾走先得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同“疾足先得”。 汉・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
得失成败 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 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
伸手可得 一伸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元・无名氏《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适得其反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既得利益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
得人为枭 枭:一种猛禽,引申为胜利者。
以得到人才为胜利。
《后汉书・张衡传》:咸以得人为枭,失士为尤,故樊哙披帷,入见高祖,高祖踞洗以圣郦生。
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宋・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深得民心 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晋书・祖逖传》: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其得人心如此。
优劣得所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不得其门而入 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 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佐饔得尝 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 《国语・周语下》:“佐饔者得尝焉,佐斗者伤焉。”
旱苗得雨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
梦尸得官 旧时迷信说法,梦见死尸是得官的预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失秽?’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得的成语、带得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