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引的成语
带引的四字成语(共找到137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引类呼朋 | 引:招来;类:同类;呼:叫。 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
宋・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 |
引古绳今 | 援引古代的准则来衡量、匡正今天的事物。 | 《晋书・李含传》:以含今日之所行,移博士使案礼文,必也放勋之殂,遏密三载,世祖之崩,数旬即吉,引古绳今,阖世有贬,何但李含不应除服。 |
引伸触类 | 亦作“引申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 |
语出《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
筑巢引凤 | 修好巢穴,引来凤凰。比喻国家或地方政府等完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吸引人才。 | |
呼朋引类 | 朋:朋友;引:带领;呼:呼唤;类:同类。 指叫唤;招引同类的人。多形容坏人互相勾结。 |
宋・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同类呼朋,摇头鼓翼。” |
引线穿针 |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 汉・刘向《说苑・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引贼入家 | 把小偷引到家里。比喻把敌对分子或坏人引入内部。 |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书》: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
引风吹火 | 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 |
引绳削墨 | 指木工弹拉墨线后据以锯削。比喻恪守、拘泥于成法。 |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在阮翁门,每有异同。其诗引绳削墨,不失尺寸。惜才力窘弱,对其篇幅,都无生气。 |
引决自裁 | 引决:同“引诀”,自杀;自裁:自杀。 指自杀。 |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裁)。” |
引重致远 | 引:牵挽;致:达到。 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引狼拒虎 | 见“引虎拒狼”。 |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
引以为耻 | 以此事为自己的羞耻。 | |
引经据典 | 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 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
引蛇出洞 |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 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
责躬引咎 | 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自躬。 |
引年求退 | 引年:自陈年老。 自陈年老,请求退休。 |
《金史・完颜守道传》:“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体,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难从。” |
据经引传 | 据:依据;引:援引。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
明・李贽《焚书・书答・复宋太守》:苟不取陈语以相证,恐听者益以骇愕,故凡论说,必据经引传,亦不得已焉耳。 |
引针拾芥 |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 ”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语出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引日成岁 |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 《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 |
长往远引 |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 明・张居正《再乞归葬疏》:“兹又奉圣母申命之颁,耿耿孤忠,宁敢自负。但臣今日所祈,非欲长往远引,忍于背违者也。” |
远引深潜 | 引:离开。 远远地离开,深深地潜沉。比喻逃离困境。 |
宋・苏舜钦《答范资政书》:“某昨得罪后,都下沸腾未已,其谤皆出人情之外,而往往信而传之,自念非远引深潜,则不能快仇者之意。” |
引吭高唱 | 吭:嗓子,喉咙。 喉咙高声歌唱。 |
王蕙玲《人间四月天》第二卷一:“一个叫花子又从后台我来一根连响棍,边敲边唱。志摩也引吭高唱一曲英国民歌。” |
穿壁引光 | 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 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清・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
投砾引珠 | ||
引玉抛砖 | ||
引颈而望 | 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73首:“枚喜跃不已,学闲鸥引颈而望。” |
引绳排根 |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 东汉・班固《汉书・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引的成语、带引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