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的成语

带太的四字成语(共找到4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太阿倒持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一钱太守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太公钓鱼
龙泉太阿 指古代的两件宝剑。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8回:“众夫散出,焕密启其函,见其光芒射目,乃是宝剑二口,靶上刻有字号,名曰龙泉太阿。”
逼人太甚 逼:逼迫;甚:超过。
指对人逼迫不留余地。
清・王韬《淞滨琐话・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欺人太甚 甚:过分。
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泰阿:宝剑名。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汉・陈琳《谏何进召外兵》: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为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乱阶。
太山压卵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
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今日听在下说一桩意外姻缘的故事,唤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赘食太仓 指无功受禄。 宋洪迈《容斋三笔人当知足》:“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乡衮赵子直不妨使绝禄粟,俾之因任,方用赘食太仓为愧,而亲朋谓予爵位不逮二兄,以为耿耿。”
粉饰太平 粉饰:粉刷装饰;太平:社会平安兴旺。
把黑暗混乱的社会局面装扮成太平盛世。
宋・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太仓一粟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天下太平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西汉・戴圣《礼记・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太丘道广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
指交游甚广。
《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安如太山 见“安如泰山”。 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太平无象 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太上无情 太上:指圣人。
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玄香太守 太守:官名。
墨汁的别称。
《纂异记》:“薛稷为墨封九锡,拜松烟督护,玄香太守,兼亳州诸郡平章事。”
太阿之柄 太阿:宝剑名;柄:器物的把儿。
比喻权柄、权力。
清・觉佛《女英雄》:“昏君无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
太平盛世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明・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倒持太阿 见“倒持泰阿”。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太上皇 皇帝之父。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北宋《新唐书・突厥传》:“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朕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相煎太急 形容兄弟或内部之间的残杀或破坏。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花花太岁 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
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
太平无事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去太去甚 见“去泰去甚”。 唐・刘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
太上忘情 太上:指圣人。
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太虚幻境
太山北斗 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太的成语、带太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