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乌的成语

带乌的四字成语(共找到64条成语)

近义词 解释 出处
乌集之众 犹言乌合之众。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
东兔西乌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
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宋・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不到乌江不肯休 乌江:项羽兵败的地方。
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世上死生皆为利,不到乌江不肯休。”
乌飞兔走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元・不忽木《点绛唇・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柏台乌府 汉代朱博为御史大夫,府中种植柏树,常有野乌栖于其上,因而称御史台为“柏台乌府”。亦称为“柏府”﹑“柏台”。 据《汉书•朱博传》所载,汉御史大夫府中多种植柏树,故称御史台为“柏台”、亦称为“柏府”。御史府中多植柏树,殆与周朝以降,柏能辟邪之神话传说有关;而御史之职,即在“正邪”也。因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息其上,因此御史台也称为柏台,或称乌府、乌署、乌台、柏台乌府。如唐杜易<御史台柏赞>:“爰有贞柏。徙植清台。麝条霜劲。蚕叶风开。始逢鹊喜,终见乌来”即颂咏其事。FROM: http://203.68.184.6: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214/1/14-%E5%91%A8%E6%98%8E%E5%84%80-%E5%8F%A4%E5%85%B8%E6%96%87%E5%AD%B8%E4%B8%AD.pdf
乌帽红裙 泛指男女。 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丝竹隐隐,载将来一对乌帽红裙。”
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屋乌之爱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第六卷:“若县试第一人,必谓明府推屋乌之爱耳。”
乌头马角 同“乌白马角”。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乌头白,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乌纱帽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各有所因,故苟恋于此,断非舍不得这一顶乌纱帽耳。”
因乌及屋 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 《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乌之雌雄 乌:乌鸦。
乌鸦的雌雄难辨。比喻不分善恶是非。
《诗经・小雅・正月》:“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青衣乌帽 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
平民的衣着。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青衣乌帽。”
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兵败的地方。
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
象简乌纱 象简:象牙做的朝笏;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
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舍弟乞休》:“把象简乌纱收拾起,打扮出村翁的风致,拜谢当今圣主赐臣归。”
乌烟瘴气 乌:黑。
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
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乌七八糟 肮脏污秽;十分糟糕。 老舍《四世同堂・偷生・四十糟中》:“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慈乌反哺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
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乌焉成马 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 《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
乌鸟之情 乌:乌鸦;乌鸟:传说小乌鸦能反哺老乌鸦。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爱屋及乌 乌:乌鸦;爱屋:喜爱那所房屋;及乌: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
比喻因喜欢某个人,也连带着喜欢跟这个人有关的人或物。
《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乌鹊通巢 乌:乌鸦;鹊:喜鹊;通:通“同”,共同。
乌鸦与喜鹊同巢。比喻异类和睦相处。
唐・魏征《隋书・郭隽传》:“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乌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
屋上乌 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韩诗外传》第三卷:“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燕雀乌鹊 比喻谗佞小人。 战国・楚・屈原《楚辞・屈原・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乌焦巴弓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
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五回:“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
乌衣门巷 乌衣巷:六朝时王谢两大望族的居住地。
形容豪门望族的居住地。常含对世事兴亡盛衰的感叹之意。
《宋书・谢弘微传》: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乌云压顶 比喻恶势力猖狂。
马角乌白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乌灯黑火 指晚上没灯没火,形容很暗。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乌的成语、带乌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