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举的成语
带举的四字成语(共找到203条成语)
近义词 | 解释 | 出处 |
---|---|---|
举世无伦 |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伦:类,同类。 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
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
举止失措 | 措:安放,放置。 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
一举手力 |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
惊人之举 | 值得赞叹的、令人惊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5章:“他过去在学校里的一些小小的‘惊人之举’,完全出于性格本身所致。” |
兴会标举 | 兴会:情趣,兴致;标举:高超。 形容文章情致高超。 |
《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
时绌举赢 | 绌:不足;赢:有余。 在衰败的时强做奢侈的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世家》:“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 |
举止自若 |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 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
龙兴凤举 | 喻王者兴起。 | 《东观汉记・冯衍传》:“皇帝以圣德灵威,龙兴凤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阵,摧九虎之军。” |
举手投足 | 投足:踏脚。 一抬手一踏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
举前曳踵 | 曳:拖;踵:脚后跟。 拖着脚后跟向前迈步。形容谨慎小心,缩手缩脚的样子。 |
《礼记・玉藻》:执龟玉,举前曳踵,蹜蹜如也。 |
举世无双 | 举:全。 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形容稀有罕见。 |
清・钱牧斋《钱牧斋尺牍・答定海县张绍谦》:“治行比憺惟之卓鲁,举世无双。” |
龙举云兴 | 同“龙兴云属”。 |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
百端待举 |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 很多事情要兴办。 |
周恩来《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 |
不可枚举 | 枚举:一一列举。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
元・王恽《秋涧全集・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
举棋不定 | 举:拿起;拿着。 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
举大略细 | 提出重大的,舍弃细小的。指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善于抓重大问题。形容人有气魄,有胆识。 | 《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 |
轻举妄动 | 轻:轻率;妄:胡乱;任意。 不经慎重考虑;轻率任意地行动。 |
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
举头三尺有神明 | ||
兔死凫举 |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 《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 之地矣。”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 直:正直,指正直之人。 错:通“措”,废弃,放弃。 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 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
大举进攻 | 大举:重大的行动。 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
风举云摇 | 凭借风云飞腾而上。亦比喻飞黄腾达。 | 汉・班固《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唐・王勃《九成宫颂》:“风举云摇,历神都而一憩。” |
举鼎拔山 |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 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
举世无比 | 举:全,皆;举世:全世界。 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
宋・钱易《南部新书》庚卷:“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儒释道三教无不该通,然性偏躁,忽忿戾,举世无比。” |
拔山举鼎 |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
百举百全 |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清・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龙举云属 | 同“龙兴云属”。 |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算所指,龙举云属。” |
举错动作 | 举错:措施。 指举止行动。 |
《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 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举的成语、带举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