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gan ㄍㄢ gan ㄍㄢˋ
干部 共3画 独体字 U+5E72
ㄍㄢ,ㄍㄢˋ
干部
3画
独体字
U+5E72
FGGH
幹 、 乾
横、横、竖
做,搞
湿

干字详细解释

幹、乾

1gānㄍㄢ

基本解释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涯岸,水边:“河之~兮”。

个数。若~。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

〔~将( jiàng )〕古剑名。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2.同本义。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 《方言》九朱干玉戚以舞大武。 《礼记 · 祭统》。注:“朱干,赤盾。”司干。 《周礼 · 春官 · 序官》礼义以为干橹。 《礼记 · 儒行》。注:“干橹,小楯大楯也。”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礼记 · 檀弓下》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韩非子 · 五蠹》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乐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类。泛指兵器);干橹(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称兵器、军队)

shield;

3.岸;水畔。

鸿渐于干。 《易 · 渐卦》。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秩秩斯干。 《诗 · 小雅 · 斯干》。朱注:“干,水涯也。”昔者吴干战。 《管子 · 小问》。注:“干,江边地也。”而不知干队之败。 《史记 · 春申君传》。索隐:“干,水边也。”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诗 · 魏风 · 伐檀》

bank;

4.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 。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valley;

5.天干 。

干支(天干地支,实际上是“幹枝”的一种比喻说法)

Stems; Heavenly Stems;

6.姓。

动词

1.捍卫。

干害(捍护)

defend; guard;

2.触犯;冒犯;冲犯;冲。

干,犯也。 《说文》轍恐犯忌而干讳。 《楚辞 · 七谏 · 谬谏》以干先王之诛。 《书 · 胤征》以干天祸。 《公羊传 · 宣公十二年》若干二命以求杀予。 《国语 · 晋语四》则上下不干。乃背晋干 宋。 《史记 · 管蔡世家》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 子执而戮之。 《国语 · 晋语五》干国之纪。 《左传 · 襄公二十三年》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左传 · 文公四年》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对待)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 《商君书 · 定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唐 · 杜甫《兵车行》

干渎(冒犯。干:干犯;抵触;烦扰);干触(冒犯;触犯);干凌(干犯欺凌);干典(违犯法典);干命(违犯命令);干行(指冲撞军列);干戾(触犯法令而获罪)

offend;

3.立,建立。

后知张顺干了功劳。 《水浒传》

set up;

4.求,求取。

皆干赏蹈利之兵也。 《荀子 · 议兵》其欲干酒肉之味邪? 《庄子 · 徐无鬼》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宋 · 司马光《训俭示康》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 中山以干仕。 明 · 马中锡《中山狼传》

干名(求取名位);干求(求取功名);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干进(营谋官职地位);干索(索要;强取);干进(谋求仕进);干请(请托)

seek for;

5.干预;干扰。

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 《后汉书 · 蔡邕传》明君使事不相干。 《韩非子 · 用人》

intervene; interfere;

6.关涉;牵扯。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宋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干己(关系,责任);干累(连累;牵连);干纪(关系;职责);干属(关系);干惹(牵涉,关连)

involve; be connected;

7.怠慢,慢待 。

主人走了,把我们干起来了

neglect;

形容词

1.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 gàn )声。
① 本义:天。
② 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2.同引申义。

方将被发而干。 《庄子 · 田子方》剖其中,干若败絮。 刘基《卖柑者言》干东土。 《吕氏春秋 · 爱类》外强中干。 《左传 · 僖公十五年》然而旱干水溢。 《孟子 · 尽心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干冬(干燥少雨的冬季);干荒(干旱);干烘茶(采摘后不经过揉制而直接烘干的茶叶);干堆(干柴堆。比喻色迷之人)

dry;

3.枯竭。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 明 · 刘基《卖柑者言》

干蛋(方言。穷光蛋);干竭(枯竭)

exhausted;

4.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赵氏干娘, 高皇(明太祖朱元璋)义父之妻也。 明 · 文林《琅琊漫抄》

干爷(义父);干大(方言。干爹,义父);干老子(干爹);干生子(干儿子);干达达(干爹,义父)

adopted;

5.形容声音干涩嘶哑 。

干哑(干涩嘶哑)

dry and coarse;

动词

1.使干,竭尽。

干泽而渔。 刘向《说苑》

dry; exhaust;

2.怠慢;使对方难堪。

从今日起,且干着他,不理他,他两个自然有些着慌。 《儿女英雄传》没奈何,站起身来干了人家,一句说了六个大字,道是:“多礼,我不敢当。”

neglect;

名词

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人负朱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 宋 · 沈括《梦溪笔谈 · 官政》

豆腐干;萝卜干;干肉;干脯(干肉)

dried-up food;

副词

1.徒然,白白地。

干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唐 · 韩愈《感春》

干落落(白白地);干发虚(空有打算而不能兑现);干拌(白吵;白费口舌);干白(白说,白搭)

in vain;

2.虚假地,表面地。

晔干笑云:“罪至”而已。 《宋书 · 范晔传》

干乔(装模作样)

falsely; superficially;

3.另见 gàn。

幹、乾

2gànㄍㄢˋ

基本解释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躯~。~线。

做。~事。说~就~。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才。~员。~练。

方言,坏、糟。事情要~。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木,倝( gàn )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2.同本义。

榦,筑墙端木也。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平板榦,称畚筑。 《左传 · 宣公十一年》姚信、 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三国志 · 陆凯传》

榦楨(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榦”,竖在两端的叫“桢”。引申为支柱、支撑)

end plank;

3.木名。柘树。

three-bristle cudrania;

名词

1.主干。

故枝不得大如榦,末不得强于本。 《淮南子 · 主训》柏虽大榦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徐霞客游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楚辞 · 屈原 · 招魂》

躯干;干子(树干);干本(树木的主干);干貌(体貌);干力(指体力强健);骨干(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物);干翮(主翮。翮,羽的主茎);干翼(主干与辅翼);干辅(主干与辅佐)

trunk;

2.引申为本质。

是故柔弱者,生之榦也。 《淮南子》。高诱注:“榦,质也。”

essenee;

3.胁。

上佐食,举尸牢胁,尸受振祭哜之。 《仪礼 · 少牢馈食礼》

the upper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human body;

4.效果;用处。

况且朱三是穷人,讨也没干。 《二刻拍案惊奇》

effect;

5.地位低下的官吏。

干人(即府干。达官贵人府中的办事人员。也称“干办”);干吏(干练的官吏。多指州郡衙门中的办事人员)

low official;

6.一种俸禄 。

干禄(南北朝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

salary;

7.干部的简称 。

干群关系;以工代干;干属(干部的家属)

cadre;

8.事情 。

公干;有何贵干?

affair;

9.姓。

动词

1.做,从事于或忙于做某事,尤指从事某项职业。

宁宗庆元五年,右谏议大夫 张奎言乞行下州县,保正止许干当本都贼盗、斗殴、烟火、公事,不许非泛科配。 《文献通考 · 职役 · 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让我干什么都可以;干不的(干不了);干办(办理;处理);干当(承办)

do; act; execute; work;

2.主管。

光武即位,知 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 《后汉书 · 伏湛传》

干管(主持;管理);干官(古代掌管均输之官);干掌(掌管,管理);干运(运筹干办);干当(主管;经办)

take charge of;

3.建立;求取 。

干功(建功)

set up; found; seek for;

4.通“扞”( hàn )。护卫,遮挡。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诗 · 周南 · 兔罝》

干夜(护卫巡夜)

guard; keep out;

形容词

1.干练。

邕善书计,强记默识,以干济见知。 《北齐书 · 唐邕传》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 清 · 周容《芋老人传》

干肃(干练而慎重);干直(干练正直);干绩(优异的业绩);干誉(以办事干练而获得的声誉)

capable and experienced;

2.通“扞”( hàn )。乱。

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 《商君书 · 壹言》

disorderly;

3.另见 gān。

越南字释义

同“𩂀”。

汉语字典为您精准解释干的意思和解释,提供标准拼音、近义词反义词对比,帮助您全面理解汉字!--title--]的正确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