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侍郎
拼音读音
门下侍郎 (門下侍郎)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én xià shì láng。
拼音: mén xià shì láng
注音: ㄇㄣˊ ㄒㄧㄚˋ ㄕˋ ㄌㄤˊ
近同音词: 门下侍郞(mén xià shì láng)
解释: 词语解释◎官名。网络解释门下侍郎秦、汉有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为帝王近侍。南北朝时地位逐渐提高,参与朝廷大政。唐天宝元年(742)改称门下侍郎。至德二年(757)仍旧名。大历二年(767)再改为门下侍郎。唐门下侍郎,本正四品上,大历时升为正三品,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宋沿置,其官常不领门下省这职,仅为虚衔。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
要了解更多,可以查看【门下侍郎的意思】
汉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汉语门下侍郎的拼音、读音及发音,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