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三犂

拼音读音

三犂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ān lí。

拼音: sān lí

注音: ㄙㄢ ㄌㄧˊ

近同音词: 三犁(sān lí)三李(sān lǐ)三礼(sān lǐ)三吏(sān lì)散离(sàn lí)散吏(sàn lì)散隶(sàn lì)三戾(sān lì)散栎(sàn lì)三立(sān lì)散利(sàn lì)

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三犁”。指汉武帝时赵过所创制的三脚耧。这种农具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2.亦作“三犁”。谓屡次征伐扫荡边庭。语本《汉书 · 匈奴传下》:“犂其庭,扫其閭。”《明史 · 翁万达传》:“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犂王庭,残其部落。”清查慎行《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网络解释三犂...

要了解更多,可以查看【三犂的意思】

汉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汉语三犂的拼音、读音及发音,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