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之需
意思解释
不时:不定什么时候。
随时的需要;也作“不时之须”。
出处: 宋・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表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需要。
例子: 粮食要有充分的储备,以应不时之需。正音:“时”,读作“shí”,不能读作“shì”。辨形:“时”,不能写作“是”。故事: 宋朝时期,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他在黄州期间,遇到两位好朋友。朋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苏轼问夫人要酒,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他们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尽兴而归。不时之需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不时之需”之“需”,典源作“须”。“须”义同“需”。指随时的需用。#语本宋・苏轼〈后赤壁赋〉。【典源】#宋・苏轼〈后赤壁赋〉(据《苏轼东坡全集・
正音: “时”,读作“shí”,不能读作“shì”。
辨形: “时”,不能写作“是”。
英语: untimely needs(something which may be needed any time)
德语: für spǎteren Bedarf(zum jederzeitigen Gebrauch)
详细解释
【释义】
“不时之需”之“需”,典源作“须”。“须”义同“需”。指随时的需用。#语本宋・苏轼〈后赤壁赋〉。
【典源】
#宋・苏轼〈后赤壁赋〉(据《苏轼东坡全集・前集・卷一九》引)[1]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阪。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2],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3],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4]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5]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宋・王质〈论吏民劄子〉。
[2]薄暮:傍晚,太阳将落的时候。
[3]鲈: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头大,体狭长。巨口细鳞,下颚稍突出。背部淡苍色,腹部白色,体侧及背鳍有黑斑。性凶猛,以鱼虾为食。常栖于近海,夏季由海溯河,冬季由河入海。可供食用。
[4]子:你。同“尔”、“汝”。
[5]赤壁:即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的赤鼻矶。
参考
宋・王质〈论吏民劄子〉(据《雪山集》卷三引)
且今之为郡县之吏者,盖亦甚难矣。监司不恤郡县,故尝有不时之需,稍缓则符檄纷纷,逼切则急于星火。权要不恤郡县,故尝有难应之求,稍不如所欲,则怒骂陵拂,以至于浸淫摇撼以快其志。
【典故】
“不时之需”原作“不时之须”,见于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后赤壁赋〉。北宋神宗朝,苏轼遭人诬陷获罪,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在此期间,苏轼常四处游览,曾两次游于城外的赤壁矶,并将此地喻为三国古战场赤壁,借以兴发思古之悠情,写下传颂千古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写于秋季,文中借肃飒之景抒发抚今追昔的感慨;〈后赤壁赋〉作于冬季,文中则借沧桑景物抒发胸中悲凉之意。“不时之须”一语即见于〈后赤壁赋〉,文中描述:苏轼与两位好友在夜间漫步,举头见到月色美好,于是起了酒兴。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鲜鱼可以下酒,苏轼便兴冲冲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意思是说:我早就藏了好酒,好让你随时取用。后来“不时之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随时的需用。另一位宋代文人王质的〈论吏民劄子〉:“监司不恤郡县,故尝有不时之需,稍缓则符檄纷纷,逼切则急于星火。”其中“监司”为宋代职官名,负责监察地方属吏。这整句话的意思是:监司不知体恤地方,会随时提出需求,并强迫地方配合,地方若不能及时因应,就会遭到纠举弹劾。“不时之需”在此则指随时提出让人无法预料的需求。
【书证】
- 01.宋・王质〈论吏民劄子〉:“监司不恤邵县,故尝有不时之需,稍缓则符檄纷纷,逼切则急于星火。”
- 02.《明史・卷二五六・毕自严列传》:“况内供召买,宣、大抚赏,及一切不时之需,又有出常额外者。”
- 03.明・李承勋〈丰财用材疏〉:“行粮料草,师出无常,此每镇不时之需,难以逆而知者也。”
- 04.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二・饮馔部・谷食・面》:“鸡、鱼、虾三者之中,惟虾最便,屑米为面,势如反掌,多存其末,以备不时之需。”
- 05.《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却毫不介意,赶著写信到家里汇出二万银子,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那个稿子,他又誊在册子上,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用法】
语义指随时的需用。
类别用在“可能需求”的表述上。
例句
①平日做好准备,碰上不时之需时,就不会手忙脚乱。
②旅游在外,他总是随身携带急救箱,以备不时之需。
③天空看起来阴阴的,说不定会下雨,你该带把伞,以备不时之需。
④妈妈总是在银行户头里留一笔钱,以备日后有不时之需,可以随时取用。
⑤近来天气干旱,随时有限水的可能,所以社区里安装了大型水塔,以备不时之需。
造句示例
- 这样既可以防止水进入油箱,又可以作为能源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 我已经存了一些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在我们走之前,我可能需要多挣点钱。
- 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 我已经存了一些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在我们走之前,我可能还要再多挣点。
- 我们应该节省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 我喜欢在手头留存一些信封,以备不时之需。
- 他正打算积蓄财富以备不时之需。
- 我也争取到点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 他为不时之需存了些钱。
- 带只备用轮胎去,以备不时之需。
- 囤积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被视为执行想象力的失败。
- 他还需要存一些额外的钱以备不时之需。
- 我们应当积累一笔储备金以应不时之需。
- 把东西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往往是个好主意。
- 我把这本书放在手边,仅仅是以备不时之需。
- 开始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 我不想把这些额外收入花掉,我打算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 许多藻类会生成油,作为食物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 这些车当然也有汽油引擎,以备电动引擎不时之需。
- 我太太从来不会将我每个月带回家的前花光,她坚持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 您可以在您的爱车里放一个小急救箱来保护您宠物的安全,以备不时之需。
- 即使是拥有一个小额存款也可备不时之需,比如突然需要支付医疗费用等。
- 我想只有当我们需要什么时才去购买,而不是像购股票那样购买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 我没有,但是我有一个朋友正打算在普林斯顿附近待一阵,以防她儿子有不时之需。
- 别忘了带一个便携式的收音机,以备在你们兴之所至,想要跳上一段的时候的不时之需。
- 他说,这怎么可能,还要为医疗以及其他不时之需作准备,中国的社会保障太微不足道了。
- 去年春天,该基金至多可筹集500亿欧元,以备向匈牙利等国提供紧急贷款的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