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无全牛
意思解释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谢觉哉《不惑集·目无全牛》:“我们称赞人会办事,常说他‘目无全牛’。”谜语: 午 (谜底:目无全牛)
英语: be supremely skilled(be an ox not as a whole,but as only parts to be cut)
谜语: 午 (谜底:目无全牛)
详细解释
【释义】
眼中没有整头牛的形体,比喻道的修养不受外形限制的境界。典出《庄子・养生主》。后用“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纯熟高超。△“庖丁解牛”、“善刀而藏”、“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典源】
《庄子・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目无全牛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