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实亡
拼音 míng cún shí wáng
注音 ㄇㄧㄥˊ ㄘㄨㄣˊ ㄕˊ ㄨㄤˊ
繁体 名存實亡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有名无实,名过其实,名不副实,徒负虚名,徒有虚名,形同虚设
反义词 名副其实,名实相副,名不虚传
意思解释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只剩一个空名。
例子: 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名存实亡。辨形:“名”,不能写作“明”。辨析:“名存实亡”和“有名无实”;都有“徒有名义”的意思。但“名存实亡”偏重在“本来有名有实;后因某种原因不存在了”;“有名无实”侧重“原本就只有一个空名”。名存实亡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不存在。《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宋史・卷三〇四・梁鼎传》:“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交,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名存实亡的翻译折叠展开英语 ce
辨形: “名”,不能写作“明”。
辨析: “名存实亡”和“有名无实”;都有“徒有名义”的意思。但“名存实亡”偏重在“本来有名有实;后因某种原因不存在了”;“有名无实”侧重“原本就只有一个空名”。
英语: cease to exist except in name
俄语: остáлась однá видимость
日语: 有名無実になる
详细解释
【释义】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不存在。《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宋史・卷三〇四・梁鼎传》:“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交,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
造句示例
- 东盟似乎只是个名存实亡的空壳。
- 其他的师已被消灭,仅仅是图表上的一些名存实亡的番号而已。
- 当公社正式于1984年废除时,大部分的公社早已名存实亡。
- 自从1997年联邦最低工资最后一次提高,它的实际价值已经“名存实亡”。
- 陪审制度在我国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它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命运。
- 一位外交官说“双方都明白联盟已是名存实亡,但是任何一方都不想把脸撕破。”
- 如果让这种主张占主导,到头来,新加坡必成为单语社会,双语政策名存实亡。
- “这样对员工是不好的” 他说,“让他们没有实际工作,名存实亡是不好的。”
- 而在当时,平遥牛肉这块名牌已即将走向名存实亡的地步,假冒伪劣横行市场。
- 他说他的婚姻几年前早已经名存实亡,可是为了他的孩子,他无法舍弃这个家庭。
- 一位外交官说'双方都明白联盟已是名存实亡,但是任何一方都不想把脸撕破。'。
- 然而同时他说对于贿赂的据称并没有得到证实,而且不管怎样,对限制的规定已经名存实亡。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的甚至名存实亡,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无奈。
- 从道路到发电厂,许多基础建设项目处于停滞或依赖于公共部门的客户——他们名存实亡并多多少少受到国家的支持。
- 他的婚姻在1857年,当他被介绍给一位18岁的女演员Ellen Ternan后便名存实亡了,当时他45岁。
- 宾汉姆年过40,单身,有个名存实亡的家,并很少回家看望,也几乎不和姐妹联系,谈朋友就和他裁员一样,裁完,立马走人。
- 但委员会最初成员中的最后一人也在30年代就去世了,此后整个组织就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而“智者委员会”也名存实亡。
- 他们共养育了6个孩子。 但1932年,林德伯格仅20个月大的长子被绑架撕票,这场轰动全美的大案已使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 这则丑闻是现在已是名存实亡的世界电信(Worldcom)公司的股价跌到仅几美分的历史最低价,这家公司的股价曾一度抵达每股超过60美元。
- 1980年以来,部分死刑案件核准权被下放使死刑复核程序名存实亡,立法上的疏漏和诉讼构造的缺失造成死刑复核程序难以起到最后的程序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