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
意思解释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出处: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
例子: 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英语: The people are my brothers and I share the life of all creatures.
谜语: 博爱 (谜底:民胞物与)
详细解释
【释义①】
视人民如同胞,视动物如同类。语本《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比喻博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大凡世上肯拿出钱来做善事的,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恻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
【释义②】
用于对政界或政界人士的题辞。形容人有博爱济世之心。亦可用于对慈善事业或善行义举人士的题辞。形容其所作所为是仁义善行。“民胞物与”,语本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造句示例
- 佛教的博爱、劝善思想与儒家的民胞物与、仁民爱物思想在杜甫晚年思想中得到高度的融合。
- 张载为我们描绘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民胞物与”的“天亲合一”的人生理想,同时自己努力按照周礼处理社会事务,体现了其实学家的风范。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民胞物与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