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jué

骆驿不绝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一般

拼音 luò yì bù jué

注音 ㄌㄨㄛˋ ㄧˋ ㄅㄨˋ ㄐㄩㄝˊ

繁体 駱驛不絕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络绎不绝

反义词 七零八落

意思解释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多。

例子: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萧红作序》:“路上是骆驿不绝的行李车和人。”骆驿不绝的详细解释折叠展开【释义】即“络绎不绝”。见“络绎不绝”条。【典故】此处所列为“络绎不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络绎不绝”或作“骆驿不绝”、“络驿不绝”,连续不断的意思。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中提到一段故事:郭伋是西汉末到东汉初期的人,东汉光武帝中兴后,他被任命为渔阳太守。渔阳一地经过西汉末期的变动,盗贼充斥。郭伋上任后,信赏必罚,惩奸除恶,盗贼便从此消散,地方逐渐归于平静。后来匈奴又不断地扰乱渔阳

英语: procced in a steady stream

详细解释

【释义】

即“络绎不绝”。见“络绎不绝”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络绎不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络绎不绝”或作“骆驿不绝”、“络驿不绝”,连续不断的意思。在《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中提到一段故事:郭伋是西汉末到东汉初期的人,东汉光武帝中兴后,他被任命为渔阳太守。渔阳一地经过西汉末期的变动,盗贼充斥。郭伋上任后,信赏必罚,惩奸除恶,盗贼便从此消散,地方逐渐归于平静。后来匈奴又不断地扰乱渔阳边境,郭伋整军待战,以致于匈奴不敢来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由于他在此地的政绩极佳,颍川地区出现盗贼时,光武帝又将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颍川,招降山贼数百人,不将他们治罪,让他们回乡务农。所以除了颍川地区的盗贼外,其他地区的盗贼听说郭伋的德政,都纷纷前来归降。《后汉书》此处原文便用“骆驿不绝”来形容各地区的盗贼来降时,人与车马来往频繁,连续不断的样子。另外如《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内容则是表述东汉和帝时南匈奴的逢侯作乱,汉军联合乌桓、鲜卑等四万联军合剿,大破逢侯于满夷谷。逢侯便率余众出塞,分裂为二部,物资贫乏,加上被鲜卑攻击,兵困马疲,纷纷向塞外逃窜。其中也用“骆驿不绝”形容逢侯部属离开军队,向塞外逃亡的人数众多,连续不断。再如《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海恭王彊传》,内容则是表述东汉东海恭王刘彊临终前上书皇帝,感谢皇帝与太后的恩德。文中写自己没好好照顾身体,长年久病,让大家担心。太后和皇帝好几次派使者、太医提供方药或看病。其中也用这种说法表示使者、太医往来频繁,连续不断。后来“络绎不绝”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 至于“络绎”一词也出现得相当早,《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缛络绎,范蔡之说也。”李善注:“辞旨繁缛,又相连续也。”后世成语则以“络绎不绝”为主形,马字边的“骆驿”遂罕见。如《隋书・卷四一・高颎列传》:“其夫人贺拔氏寝疾,中使顾问,络绎不绝。”

【书证】

  • 01.《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后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骆驿不绝。”(源)
  • 02.《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列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骆驿不绝。”(源)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骆驿不绝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成语接龙

接龙中断:无「蠙」开头的成语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