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ànfǎnzhèng

拨乱反正

成语组合

ABCD式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感情

中性

年代

古代

热度

常用

拼音 bō luàn fǎn zhèng

注音 ㄅㄛ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ㄥˋ

繁体 撥亂反正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旋转乾坤,拨乱反治,一反既往,救亡图存,补偏救弊,正本清源

反义词 离经背道,每况愈下,积重难返,积非成是,离经叛道

意思解释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
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出处: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纠正比较重大的错误。

例子: 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

正音: “拨”,读作“bō”,不能读作“bá”。

辨形: “拨”,不能写作“拔”。

英语: put down rebellion and restore order

俄语: нормализовáть обстанóвку

日语: 混乱(こんらん)を治(おさ)めて,正常にもどす

德语: das Chaos beseitigen und die Ordnung wiederherstellen

法语: écarter les troubles et rétablir l'ordre

谜语: 玩魔方 (谜底:拨乱反正)

详细解释

【释义】

扭转乱象,归于正道。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典源】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1]?[2]乱世,[3]诸正,莫近诸《春秋》。

注解

[1]《春秋》: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2]拨:扭转。

[3]反:通“返”,归返,返回。

【典故】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的一本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内容主要记载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间聘问、会盟、战争等政治事件,也有关于日食、水灾、大旱等自然现象。孔子作此书,开私人修史之先,但并不纯为纪载史事,而是将个人褒贬巧妙地寄托于遗词用字间,以切要的言论呈显对政治及社会问题的看法。春秋时代,各国分立,攻伐与征战从未停止,孔子藉《春秋》强烈表达他对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统的主张,所以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中便有一段话:“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意思是说:孔子作《春秋》,为的是扭转乱世,使政治社会回归于正道,就此来看,没有比《春秋》更能切合义理的了。后来“拨乱反正”被用来指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书证】

  • 0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源)
  • 02.《孔丛子・与从弟书》:“忿俗儒淫辞冒义,有义欲拨乱反正,由来久矣。”
  • 03.《汉书・卷六・武帝本纪》:“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
  • 04.汉・桓宽《盐铁论・诏圣》:“高皇帝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切之令,权也,非拨乱反正之常也。”
  • 05.《旧唐书・卷八○・褚遂良列传》:“遂良言于太宗曰:『陛下拨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东岳,天下幸甚。……』”
  • 06.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科第之设,沿革多矣。文皇帝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 07.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九出:“近闻得朝中奸相弄权,朋党误国,此正臣子拨乱反正之时。”
  • 08.《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

【用法】

语义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类别用在“改变乱象”的表述上。

例句

身为一个领导者,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

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宪政体制终于走上了正轨。

表扬好人好事,对于社会风气有拨乱反正的正面效果。

面对混乱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拨乱反正,而非同流合污。

不论哪个时代,在国家多难时总会有一些英雄出来拨乱反正

此时正是国家存亡危急之秋,我们都肩负著拨乱反正的严峻任务。

现今人心涣散,纪律松弛,急须有志之士拨乱反正,进行全面整顿。

出色的政治家,应该在社会动乱的时候拨乱反正,而非相互打口水战。

成语大全为您精准解释成语拨乱反正的意思、出处近反义词及用法,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四字定位查询

※在格子中输入文字搜索